发菌培养

作品数:19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红艳杨鹏李瑾宫志远姚强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翔天农业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科技致富向导》《农家生活》《闽东农业科技》《北京农业(上旬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针菇出菇管理与异常现象防治
《河北农业》2016年第12期24-27,共4页李云盼 
一、催蕾期管理 由于培养料配方、发菌温度、接种量不同,发菌时间也不一致。一般发菌时间需45—60天。当白色的菌丝吃透整个培养料时,标志发菌培养已结束,即可转入催菇期管理,管理要点如下:
关键词:出菇管理 异常现象 金针菇 培养料配方 发菌培养 防治 蕾期管理 管理要点 
北方秋冬季平菇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被引量:1
《吉林蔬菜》2011年第1期63-63,共1页马秀云 刘琦艳 
吉林省伊通县已有多年秋冬平菇栽培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了我县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本文重点介绍了平菇栽培中的拌料、装袋、发菌培养、出菇管理等技术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平菇栽培 技术 秋冬季 北方 优势产业 发菌培养 出菇管理 吉林省 
竹荪生料免棚栽培新技术
《农村新技术》2009年第5期12-14,共3页张士罡 汪尚法 
竹荪被誉为“真菌皇后”,是我国名贵的食用菌之一。过去采用野外荫棚畦床栽培,实现了当年春季接种,发菌培养便进入收获期,每平方米干品产量达250—350克,高产的达500克。生产周期缩短2/3,单产和效益提高10倍。近年来,采取“生...
关键词:栽培新技术 竹荪 生料 干品产量 生产周期 发菌培养 稳产高产 食用菌 
金针菇两面出菇效果好
《北京农业(上旬刊)》2008年第3期26-26,共1页见闻 
在装袋的过程中,用预先准备好的17厘米×35厘米的塑料袋筒,先用线绳把筒的一头扎好,然后筒内装料18~20厘米,再用线绳扎好筒口,成为两头封闭的料袋。灭菌后进行接种,接种时,分别解开料袋两头扎口,接入菌种,再用线绳把袋口扎好...
关键词:出菇管理 金针菇 接种量 发菌培养 塑料袋 线绳 再用 装袋 
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技术
《科技致富向导》2008年第1期15-15,共1页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装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
关键词:两头出菇栽培 袋式栽培 金针菇 技术 发菌培养 菌袋培养 蒸气灭菌 高温高压 
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技术被引量:1
《致富天地》2006年第5期34-34,共1页陈建辉 
金针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它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地区广。因为它是低温型菇类,适合北方地区栽培。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
关键词:袋式栽培 栽培技术 金针菇 出菇 发菌培养 种植地区 菌袋培养 营养丰富 北方地区 栽培容器 
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经验
《农家科技》2006年第3期34-34,共1页陈建辉 
关键词:袋式栽培 栽培经验 金针菇 出菇 发菌培养 种植地区 菌袋培养 营养丰富 北方地区 栽培容器 
“播金种银”的新型产业——银耳多层次立体栽培实用技术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4年第3期21-21,共1页丁湖广 
银耳,学名Treme lla fuci form is Berk。别名白木耳、雪耳、川耳,英文名White Fungus(Jelly Fungus)为食药兼用的“菌中之秀”,近代已成了都市大众化菜肴。市场前景广泛。银耳人工栽培技术不断刷新,这里介绍“银耳之乡”福建省古...
关键词:银耳 立体栽培 栽培季节 培养基 发菌培养 接种 灭菌 采收 加工 
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2003年第10期15-15,共1页王桂娟 李冬霞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
关键词:金针菇 袋式两头出菇 栽培技术 拌料 装袋 灭菌消毒 接种 发菌培养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
《云南农业》2003年第10期8-8,共1页张永华 
关键词:袋料 香菇 栽培技术 种植 品种 菌棒 接种 发菌培养 病害 虫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