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批判

作品数:17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巩固王虎华周隆基童之伟任喜荣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财经》《山东社会科学》《当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历史法学批判到对理性法的怀疑——青年马克思的两次思想转折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71-79,共9页林钊 陈沛丽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自己的学术生涯和学术观点的说明,实际上暗示了他思想发展中的两次转折和两个对手。他是从法学转向法哲学继而转向法哲学批判的,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既要克服只从法律本身出发的历史法学的保守,也...
关键词:理性法 实在法 历史法学派 《林木盗窃法》 
领域法学批判与领域法理论的重建
《法学文摘》2023年第4期87-88,共2页张继恒 
经济法学研究正朝向一种愈发问题化和领域化的转变态势。作为一个概念及理论的经济法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趋于弱化,而依托竞争法、财税法、金融法等具体制度领域形成的问题取向的“经济法”知识(这越发被视为是一种特定的领域法学的知识,...
关键词:经济法 金融法 领域法学 学科意义 竞争法 财税法 法学批判 问题取向 
习惯法的扬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转向的法学注脚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年第3期93-99,共7页杨军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法哲学与现代西方法学主要流派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1KDC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莱茵报》初期的马克思在法学批判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其中对习惯法的扬弃尤为引人瞩目。在《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中,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历史法学派对习惯法实证权威的追捧。而在之后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发出了...
关键词:习惯法 历史唯物主义转向 理性主义 法学批判 物质利益难题 
领域法学批判与领域法理论的重建--再论经济法与财税法的关系被引量:7
《北方法学》2023年第3期81-94,共14页张继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法法理学基本问题研究”(18BFX145)的阶段性成果。
在我国经济法学研究中,领域法学范式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且似有取代部门法学范式而渐成经济法学正宗之势。从部门法理学视角出发对领域法学观念进行的反思性批判表明,尽管领域法学在一定层面上契合了当前中国法学发展的现实需求,但领域法...
关键词:领域法学 部门法学 经济法学 财税法学 
青年马克思的法学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被引量: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1期105-111,共7页王贵贤 
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是青年马克思对当时多重思潮综合的结果。尽管德国古典哲学及其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底色,但他对诸多法律思想流派的批判是其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理论背景。马克思对历史法学派、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法律思想...
关键词:历史法学派 理性主义法学 历史唯物主义 
“低保信息永久公示”的制度逻辑及其法学批判被引量:5
《当代法学》2014年第2期12-19,共8页任喜荣 周隆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制度性歧视研究"(10BFX014)的阶段性成果
"低保信息永久公示"制度是2000年之后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将获得低保的个人或家庭的信息在低保持续期内长期公示的制度。作为制度的设计者和推行者,行政机关希望借此实现行政公开、民主监督以及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上述制度逻辑以行政...
关键词:低保信息 行政公开 民主监督 行政成本 
后现代法律解释主义批判被引量:2
《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3期70-79,共10页姜福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转型期中国法治思维的矛盾及其化解"(项目编号:2013M540240);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法治思维的矛盾及其化解研究"(项目编号:13BFXJ01)的研究成果
后现代主义法律解释是一种自身带有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的理论范式。在该范式下,解释主体是视角主义的,解释对象是情境主义的,解释目的是游戏主义的,解释方法是非理性主义的。该范式过分凸显解释的主观性、恣意性、差异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法律解释 法学批判 
“中国模式”之法学批判被引量:5
《法学》2012年第12期3-16,共14页童之伟 
"上海市人文社科基地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中国1949年后头3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理想,但改革开放的30年确实创造了一个经济成功的奇迹。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谈论"中国模式",必然落入左倾极端主义陷阱。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首先和主要证明了创新性宪法要素的强有力...
关键词:“中国模式” 宪法 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论习惯法的成立要件及其批判被引量:5
《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113-115,共3页袁翔珠 
习惯要获得国家法律的认可,上升为具有法律性质的"习惯法",必须具备一定的要件。关于习惯法成立的要件,学界的争议颇为激烈,主要有四要件说和二要件说。笔者认为习惯法成立须具备三个要件:其一,须有反复适用的事实习惯存在;其二,须有公...
关键词:习惯法 成立要件 法学批判 
中国法律近代转型的历史法学批判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36期334-334,共1页周以婧 
中国在转型期经历了种种法律变革,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和人们的无所适从也十分明显。本文以历史法学派的方法论为基点,论述传统文化对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历史法学 传统文化 转型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