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人格

作品数:29被引量:2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胡利敏许慧英韩健王俊奇李春明更多>>
相关机构:石家庄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亳州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传播》《森林公安》《法制与社会(旬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课标背景下高中生法治人格的培育——以“感受司法公正”为例
《青少年法治教育》2023年第9期24-28,共5页顾津津 章越松 
课标将法治意识确定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四个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了法治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性。法治人格的塑造,无论是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还是对建设法治国家都具有重要作用。高中生法治人格的形成需要法治知识、法治情感、法治意志、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法治人格 “感受司法公正”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法治人格塑造路径探析被引量: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43-146,共4页柴畅 聂莉斌 
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形成是学生健康人格建设的关键,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法治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案例和文献分析法,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以建立健全制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以法律情感教育为载体构建全过程育人新模...
关键词:三全育人 自我意识 法治精神 法治人格塑造 
实质法治理念下公安院校学生的法治人格塑造
《森林公安》2023年第2期32-37,共6页黄文 
浙江警察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210112)的研究成果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法治建设单独列为一个板块,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围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法治人格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中国建设 公安院校学生 法治理念 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人格 法治建设 理想人格 
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从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到法治人格被引量:4
《知与行》2021年第1期58-63,共6页范丽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研究”(20SZB-037)。
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的精神底蕴。法治建设首先要得到知识界的认同与支持,从而通过他们来传播法律知识,壮大法治的民众基础。作为成长中的知识阶层,大学生是法治建设的推动者,同时也是法治教育的对象。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目标系统的建...
关键词:法治思维 法治人格 法治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法治信仰:高校法治意识培育的价值共识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6-10,共5页董晓红 
2017年度亳州学院重点科研项目(BKR2017B06);2019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9jyxm0546)。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需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由于道德水平的高低与守法的自觉性密切相关,道德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全民守法需要凝聚全民共识。因此,注重道德作用的发挥,强化社会法治信仰...
关键词:法治信仰 法治意识 法治人格 道德人格 
探析大学生完善法治人格的必要途径——评《多元协同下高校法治教育体系化路径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2020年第15期2-2,共1页李昌郁 胡楠 
高校法治教育是为了培养全体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并通过不断强化法律信仰来实现自觉守法、规范用法的效果。帮助大学生树立牢固的法律信仰是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但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高...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 法律信仰 法律认知 路径研究 法律意识 法治观念 法律情感 多元协同 
当前法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影响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36期186-187,共2页刘立敏 
山东政法学院教学与改革项目:法学教育融入人文精神路径研究——以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为背景(2016JYB005)阶段性成果.
法学教育以培养有正义、有良知、有法治信仰的法律人才为目标。但受功利化思想影响,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培养,而忽视对法科学生人文精神的涵育。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普遍存在法治人格缺失、传统法律文化知识缺乏和...
关键词:法学教育 人文 法治信仰 法治人格 
大学生法治人格素养培育的目标与路径
《长江丛刊》2019年第22期143-144,共2页张智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依法治国视阈下大学生人格结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5SKG086)
大学生法治人格素养是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处理工作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之技能,是大学生用法律知识和价值标准指导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人格素养。确定大学生法治人格素养的培育目标必须以法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为出发点,它应该具有规范...
关键词:法治人格 培育 目标 路径 
培养塑造军校学员法治人格的几点思考
《长江丛刊》2019年第6期136-136,156,共2页赵璐璐 
着眼新时代法治要求,本文在科学定位军校法律教育中法治人格培养塑造的地位作用基础上,提出思考,要创新军校法律教育形式手段,多层面、立体化、全过程培养塑造学员法治人格,以达到内化法律认知,领悟法律精神,升华法律信仰,最终养成法治...
关键词:法治人格 培养塑造 立体化全过程 长效化 
法治意识与道德自觉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5-18,共4页董晓红 
亳州学院重点科研课题(BKR2017B06);2017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2017CX008);2017年度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A2017023);2017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7jyxm0591)
从整体上观察和把握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从法治意识与道德自觉的关系研究入手,法治意识的功能体现在法治建设中的法律制度建构和法制的运行与实施中。公民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便是道德自觉的内核。通过...
关键词:法治意识 法治思维 法治人格 道德自觉 德法兼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