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活动

作品数:160被引量:21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赵毅王春岭陈丽梅杨涛邓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渤海大学山东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修辞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互动:修辞的运作方式被引量:6
《当代修辞学》1999年第4期1-2,共2页冯广艺 
关键词:言语接受 言语交际 汉语修辞学 接受修辞 言语表达者 运作方式 修辞研究 修辞效果 表达方式 修辞活动 
80年代以来修辞接受活动研究简述
《当代修辞学》1998年第5期9-10,共2页张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修辞学以开放和理智的态度掀起了又一次吸收世界先进学科成果的浪潮。当代修辞学的接受活动研究敏锐地抓住了这次历史机遇,广泛地吸收了接受美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解释学、语用学、话语语言学等诸多新学科的...
关键词:接受活动 修辞接受 现代修辞学 修辞活动 《史纲》 听读 理论自觉 80年代以来 宗廷虎 接受美学 
“修辞适应语境”说漫议被引量:6
《当代修辞学》1998年第3期22-24,共3页李军 
自陈望道先生提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从此适应语境就成了修辞的一条根本原则。修辞研究者强调“修辞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言语活动”,认为“特定的题旨、情境...
关键词:语境 话语活动 交际者 修辞活动 漫议 话语表现 话语策略 外在环境 语境构成 说者 
杨慎的修辞观
《当代修辞学》1998年第3期25-26,共2页曹晓宏 
杨慎著述之丰,素称明季之冠。在文论、音韵及创作方面有诸多建树,历代学者所论备矣。本文试图对升庵审美创造与鉴识思想中一个不应忽视的理论内核——修辞论观念作一些探讨。 一、“笔端之变化”:修辞的本质论 杨慎的修辞观,是建立在他...
关键词:修辞观 杨慎 修辞活动 修辞方式 “神” “圣” 修辞论 艺术语言 光景常新 语言的艺术 
论道家审美观念中的修辞论内涵被引量:1
《当代修辞学》1998年第1期10-12,共3页曹晓宏 
老庄创立的道家思想,作为华夏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基石之一,具有十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理论内涵,它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包括美学思想),已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老庄关于艺术语言审美创造方面的若干精辟的阐发...
关键词:修辞论 论道 审美观念 庄子 道家 艺术语言的创造 修辞活动 “虚” 中国修辞学 体悟 
修辞学静态和动态研究浅探
《当代修辞学》1998年第1期4-5,共2页倪祥和 
事物的存在形式或运动形式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相对静止的状态,即静态;一种是绝对变动的状态,即动态。因此,我们对客观对象既可以进行静态的观察、分析、研究,又可以进行动态的观察、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客观...
关键词:修辞学 比较修辞 浅探 静态和动态 同义手段 语言和言语 修辞活动 静态语言 修辞过程 动态研究 
汉文化·修辞·思维
《当代修辞学》1997年第5期4-6,共3页刘良文 
易蒲、李金苓指出:“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修辞学史可以被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多层次的由各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系统,它们的内部存在着一定的秩序。”(《汉语修辞学史纲》第4页)事实上,汉语修辞活动和现实,又何尝不在系统论的...
关键词:汉文化 汉语修辞学史 修辞活动 旁面 顺向 导向功能 言语修辞 贪污分子 老虎 莲子 
也论修辞学属于艺术的部门被引量:1
《当代修辞学》1997年第3期9-10,共2页曹晓宏 
宗廷虎先生曾经说过,关于修辞学的性质,是修辞理论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修辞学史上才有不少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大量的见解。尽管迄今为止,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依然见仁见智,但这种积极的探讨,对于修辞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修辞学性质 修辞活动 艺术部门 精神特质 评价客体 修辞学的性质 《新论》 王力 科学部门 艺术创造活动 
汉文化与修辞被引量:2
《当代修辞学》1997年第2期9-10,共2页刘良文 王肇升 
为社会生活提供材料,为社会生活提供蓝图,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成为汉文化的主要的导向功能,至于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感染和模仿,同样应是汉文化的导向功能之一。这些健康的并符合时代精神的导向功能,都给汉语修辞活动带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汉文化 汉语修辞 导向功能 顺向 修辞活动 导引 茄子 心活动 供材料 马一浮 
修辞立诚与现代修辞学被引量:2
《当代修辞学》1996年第3期1-2,共2页唐松波 
一、修辞的两面性 “修辞立其诚”这句话一般理解为修养问题。其实这里面包含着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相适应,主观行为同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的一系列辩证关系。但修辞学者往往在找“修辞”的词源时才提到这句话,顶多解释其历史...
关键词:修辞立诚 现代修辞学 修辞技巧 修辞活动 修辞学者 “修辞立其诚” 服务忌语 动机与效果 大前提 头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