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性质

作品数:298被引量:53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郑丽萍邹积超欧居尚张小虎王秀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国家公派留学基金黄丝带二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中“违法犯罪”性质的认定
《科学咨询》2024年第9期97-100,共4页朱俊豪 
随着我国对纯正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的立法逐步完善,我国应加大对互联网衍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所规定的非法使用信息网络犯罪,是中国互联网犯罪中最常见的一种,以利用互联网作为犯罪手段...
关键词:纯正计算机犯罪 互联网犯罪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犯罪属性及税收损失认定被引量:1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付红梅 翟浩 
202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犯罪属性究竟是行为犯、目的犯还是结果犯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这导致了司法适用不统一。从立法目的、司法解释及法院审判规则演变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为结果犯,因为造成国家税收损失才能认定为犯罪,...
关键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犯罪性质 结果犯 整体论 税收损失 
单位员工利用系统漏洞组织他人窃取单位财物构成盗窃罪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3年第6期44-46,共3页李广湖 朱帅涛 
裁判要旨不具有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权限的员工,发现单位系统漏洞后,组织他人成功应聘本单位收银岗位,利用系统漏洞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构成盗窃罪。同时对于有计划而实施的共同犯罪,应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以共同故意与共...
关键词:共同犯罪 犯罪性质 共同故意 盗窃罪 主客观相统一 非法占有 系统漏洞 本单位财物 
“亡羊补牢”的局长
《检察风云》2023年第5期22-23,共2页鑫海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环境保护局(现为“沛县生态环境局”)原局长孟庆凯是个心思密的人。他起意与下属联手贪污公款后,主动将计划“补偿”自己的份额转让他人,并且多次因行贿人被查处或事情没办成而主动退赃,但上述“亡羊补牢”之举并未改...
关键词:贪污公款 犯罪性质 行贿人 环境保护局 亡羊补牢 生态环境 退赃 江苏省徐州市 
交通肇事转化型故意杀人犯罪行为模式辨析
《人民司法》2022年第32期42-44,共3页薄金栋 
[裁判要旨]在交通肇事转化型故意杀人案件中,应对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故意杀人犯罪行为从构成要件方面进行展示,结合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和被害人的死亡原因,对被告人的主观犯意进行深入辩析,进一步厘定作为犯罪与不作为犯罪的边界,从而对...
关键词:犯罪行为 不作为犯罪 犯罪性质 故意杀人 交通肇事 转化型 裁判要旨 死亡原因 
关于驾驶人驾驶车辆肇事逃逸的危害
《汽车与安全》2022年第9期95-95,共1页
一、加重交通肇事后果。如果肇事逃逸,伤者得不到及时救治,容易致残或致死,加重事故后果。二、处罚加重。交通肇事属于过失犯罪,量刑较轻,如果肇事后逃逸,犯罪性质则变为主观故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量刑是3~7年有期徒刑...
关键词:犯罪性质 过失犯罪 主观故意 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现场 交通肇事 交通参与者 道路交通安全 
如何正确定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兼论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空白罪状
《民主与法制》2022年第26期52-54,共3页李伟 
刑法学中根据犯罪性质的不同,将犯罪分为自然犯和行政犯。简单来说,如侵犯人身、财产权利这种既违反道德伦理又违反法律的犯罪,即为自然犯;而如大部分的金融犯罪,走私犯罪,涉税犯罪,环境犯罪、信息网络犯罪,因违反国家规定而被追究刑事...
关键词:追究刑事责任 犯罪性质 走私犯罪 罪刑法定 违反法律 涉税犯罪 空白罪状 金融犯罪 
售假17万被罚51万--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全链条办理一起知识产权案件
《清风苑》2022年第3期19-19,共1页封文璇 
一年卖假鸡精17万元,被判罚51万元。检察机关全面准确评价犯罪性质和社会危害,用好提起公益诉讼、制发风险提示函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果。
关键词:犯罪性质 检察机关 苏州工业园区 风险提示 知识产权案件 检察院 治理效果 全链条 
新型网络犯罪独立性的教义学分析及司法实证
《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22年第2期90-103,共14页皮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发展理念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我国网络安全的刑法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AZD082);教育部规划项目“新发展理念视域下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刑法保障研究”(项目编号:21YJ820017)的阶段性成果。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对新型网络犯罪的刑法回应,是实施全面惩治网络犯罪政策的规范体现。新型网络犯罪是多种严重妨害信息网络秩序行为的犯罪化,侵犯独立的公共法益一一信息...
关键词:新型网络犯罪 帮助犯 预备犯 犯罪性质 实证研究 
新型网络犯罪独立性的教义学分析及司法实证被引量:47
《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10期91-106,共16页皮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发展理念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我国网络安全的刑法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AZD082);教育部规划项目“新发展理念视域下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刑法保障研究”(项目编号:21YJ820017)的阶段性成果。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对新型网络犯罪的刑法回应,是实施全面惩治网络犯罪政策的规范体现。新型网络犯罪是多种严重妨害信息网络秩序行为的犯罪化,侵犯独立的公共法益--信息网...
关键词:新型网络犯罪 帮助犯 预备犯 犯罪性质 实证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