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观相统一

作品数:193被引量:51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聂立泽苑民丽高铭暄郭泽强利子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合伙企业反避税制度的审视与法治化调适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01-107,共7页罗敏 
武汉政协智库年度理论研究课题“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稳市场主体重难点问题研究”(WHZXZK2023F05);江汉大学专项课题“促进共同富裕的现代财税法律制度与政策研究”(2022XZX003)。
我国合伙企业反避税制度并未妥善回应合伙企业在私法中的损益分配自治权与在税法中的税收混合实体地位,既缺少针对合伙企业的一般反避税条款,还存在反避税标准与边界不清等问题,从而使对合伙企业监管仍然面临调整利润分配或拆分收入风...
关键词:合伙企业 损益分配自治 反避税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实质课税 
准确界定防卫行为与相互斗殴的难点认定
《中国检察官》2024年第18期74-77,共4页许栋 
相互斗殴和正当防卫在特定案件中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在司法实践中准确界定两者存在诸多难点。司法机关在办理该类案件时,应当坚持“合目的性、合规则性、合理性”相统一的司法办案理念,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综合考虑案发原因、是否导...
关键词:故意伤害 正当防卫 相互斗殴 主客观相统一 
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之界分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9-79,共11页郭泽强 王宣博 
202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本科研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的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研究”(2722023EJ021)。
当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适用量大幅上升。引发这一趋势的原因之一在于司法实践未能妥善区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目前学界有关上述两罪名的区分标准存在时间标准说、构成要件说、查证程度说三种理论学...
关键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主客观相统一 疑罪唯轻 证明标准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司法适用误区及匡正
《南海法学》2024年第3期43-54,共12页单佳 梁腾腾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设立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该罪的司法适用存在对“主观明知”的判定随意,不能正确理解帮信罪中“犯罪”一词的含义,对“情节严重”的说理不充分,与相关罪名特别是掩饰、隐瞒犯罪活动罪的竞合问题突出等困境。为...
关键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 情节严重 主客观相统一 
如何根据《条例》认定处理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搞好人主义行为 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对“避重就轻”进行实质性判断
《中国纪检监察》2024年第8期57-58,共2页徐珊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分则中新增第八十五条,明确规定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搞好人主义、避重就轻作出处理属于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关键词:违反组织纪律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监督执纪 违纪行为 好人主义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纪律保障 能进能出 
盗窃罪中数额认识错误问题研究
《法学(汉斯)》2023年第5期4617-4624,共8页邹雨森 
由于主观认识的差异,人们的认识与刑法分则所设定的量化指标(如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等)并不完全一致,不乏行为人对盗窃财物的数额存在错误认识的案例。“数额较大”是盗窃罪的构成要件要素,行为人对此必须有认识,否则不符...
关键词:盗窃罪 犯罪数额 认识错误 故意认识 主客观相统一 
毒品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现状、争议与对策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43-47,共5页闫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黑恶势力犯罪理论研究”(20FFXB022)阶段性成果。
随着新兴毒品的不断增多,毒品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犯罪行为成为公共安全领域及大众关注的焦点。受毒品供应大幅降低等影响,滥用毒品且多样叠加的现象明显。随着滥用毒品品种多样叠加的吸毒人员涉案率的不断提高,对涉毒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
关键词:毒品致精神障碍者 刑事责任能力 同时存在原则 主客观相统一 
单位员工利用系统漏洞组织他人窃取单位财物构成盗窃罪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3年第6期44-46,共3页李广湖 朱帅涛 
裁判要旨不具有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权限的员工,发现单位系统漏洞后,组织他人成功应聘本单位收银岗位,利用系统漏洞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构成盗窃罪。同时对于有计划而实施的共同犯罪,应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以共同故意与共...
关键词:共同犯罪 犯罪性质 共同故意 盗窃罪 主客观相统一 非法占有 系统漏洞 本单位财物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法律问题浅析
《科技与创新》2023年第S01期95-99,共5页刘芳慧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的身影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逐渐扮演着重要且难以取代的角色。现阶段,人工智能已经发展成为“表达性人工智能”,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其创作物的外在形式和感官体验与人类作品极其相似,一般大众难以区分...
关键词:人工智能创作物 独创性 主客观相统一 著作权 
合规出罪激励模式之提倡——以主客观相统一的组织体责任论为理论支撑
《争议解决》2023年第3期955-963,共9页谢毓洁 
我国目前采取的“合规不起诉及合规量刑激励模式”存在适用范围过窄、无法激励企业进行事前合规等问题,以合规出罪激励模式为补充可妥善解决相应问题。合规出罪激励模式的激活以承认单位过失犯罪为前提。组织体责任论分为主客观相统一...
关键词:刑事合规 合规不起诉 单位过失犯罪 组织体责任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