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燥

作品数:196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孙伯青袁玲玲高峰陈莉孙荣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中医药学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平补深秋季,御寒防燥迎冬来
《大众健康》2024年第11期62-63,共2页提桂香 吕品 
深秋时节,养生应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收敛阳气,潜藏阴精于体内,同时注意防燥御寒。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过后,天气变冷,自然界阳消阴长,万物肃杀。此时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收敛阳气,潜藏阴精于体内,同时注意防燥御寒。
关键词:阴阳变化 平补 阳消阴长 深秋时节 养生 阳气 御寒 自然界 
防燥常喝“增液汤”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2024年第11期64-64,共1页松柏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鼻乃肺之窍,鼻干燥于立秋之后尤为常见。喉、咽也是肺之门户和肺气之通道,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适。此外,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燥下移于大肠,肠燥则便秘。
关键词:增液汤 鼻干燥 干燥症 咽干 音哑 津亏 肺燥 肺与大肠 
节气养生:伏天未尽秋气至,防燥养阴保健康
《中国老年》2024年第16期14-14,共1页本刊综合 
八月,迎来立秋和处暑节气。立秋之后,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处暑过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节气养生需防燥护阴。
关键词: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阴气 立秋 阳气 护阴 节气养生 
秋季季干燥防燥有方
《生活与健康》2023年第11期58-59,共2页胡献国 
秋季雨水渐少,既有夏日之余气,又有近冬之寒气,天气干燥,故燥主秋令。中医认为,燥邪干涩,易伤津液,故而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皱裂、毛发不荣、眼目干涩、大便秘结的病变。燥易伤肺,故而容易出现干咳少痰,或胶黏难咯,或痰中...
关键词:咽干口渴 鼻干燥 大便秘结 胸痛 燥邪 津液 不荣 燥易伤肺 
秋季食养防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3年第10期53-54,共2页黄梦哲 
《管子》中提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里的阴气始下,是说在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收,是指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此时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
关键词:秋冬养阴 阴气 阳消阴长 《黄帝内经》 伤阴 阳气 《管子》 过渡阶段 
白露已至 养阴防燥
《养生月刊》2023年第9期772-773,共2页孙伯青 
白露节气是夏季进入秋季的标志性节气,气候特点就是“燥”。干燥的气候,易让人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大便秘结、皮肤干裂脱屑、脱发等现象,甚至引起燥咳,经久不愈。同时,白露也是一年中气温波动频繁的时段之一,昼夜温差很大,容易引发高...
关键词:皮肤干裂 鼻干燥 过敏性疾病 咽干 大便秘结 燥咳 心肌梗死 气温波动 
立秋之后如何防暑防燥?
《晚晴》2023年第8期92-92,共1页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天气也逐渐由潮热转向干热,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因此,立秋后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懈怠,应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老年人对秋...
关键词:益胃生津 养阴润肺 清热润肺 秋燥 防暑降温 立秋 老年人 清心除烦 
秋季饮食注意养肺防燥
《糖尿病天地》2023年第8期34-35,共2页赵志辉 
秋季是自然界由阳盛转为阴盛的过渡阶段,也是人体内阴阳代谢互相转换的过程。秋季肺脏当令,外界邪气以燥邪为主,所以饮食应当养肺防燥。防燥宜减辛增酸《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关键词:脏气法时论 养肺 阴盛 阳盛 燥邪 互相转换 邪气 过渡阶段 
基于燥邪理论分期辨证论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被引量:3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4期755-758,共4页孙立巧 刘凤智 康宁 李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3783)。
燥邪以干涩、发病隐匿、持续性、易伤津伤阴、易伤血络为特点。燥邪和放射线损伤食管后可引起局部食管干涩、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烧灼感,甚则呕吐、吐血等症状。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病多在1~2周,有些甚至4周后症状仍持续存在,其发病...
关键词:放射性食管炎 燥易伤肺 燥夹湿 久化瘀 辛润理气 防燥化湿 扶正化瘀 
秋季养生当防燥
《健康》2022年第10期6-7,共2页梁晓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意思是,秋季的三个月,万物成熟而阳气开始收敛。此时,天高气...
关键词:清肃 清稀 食物残渣 飧泄 素问 阳气 地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