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词典

作品数:35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葛佳才章也任晓彤孙良明吕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湛江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语委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辞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中古汉语虚词词典》的编撰
《辞书研究》2024年第2期1-16,I0001,共17页董志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古汉语虚词研究及中古汉语虚词词典编撰”(项目编号18AYY020)的结项成果之一,该项目于2023年10月以“优秀”等级结项(结项证书号20233413)。
汉语虚词是汉语语法的重要特征之一,自上古汉语进入中古汉语阶段,汉语的虚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诸如:大量虚词发生了更替(包括新兴虚词的产生,旧有虚词的淘汰)部分虚词的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发生了演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一部反映这一重...
关键词:中古 虚词词典 编撰 
古代修辞派与训诂派虚词词典释词方法研究被引量:3
《辞书研究》2011年第6期134-145,共12页王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辞书理论史研究"(08BYY046);国家语委项目"百年汉语语文词典研究史略"(YB115-34)资助
我国对虚词的研究由来已久,元代出现了第一部研究汉语虚词的专著《助语辞》,清代的虚词研究更是达到高峰,先后出现了《虚字说》《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等有影响的虚词著作。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助语辞》和《虚字说》,总结出修辞派的释...
关键词:修辞派 训诂派 释词特点 对比 
虚词“而”释义讨论——兼谈古汉语虚词词典编纂中的问题被引量:2
《辞书研究》2010年第6期50-66,共17页刘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出土战国楚文献语料库的补充与深加工"(项目编号:09JJD740010)的资助
词典中虚词"而"在词性判别和释义上存在很大分歧。词性上的分歧主要在于:有些"而"究竟是作副词、助词、介词还是连词?我们认为"而"主要作连词,不作副词,认为它是介词证据不足,它显示出由连词向助词虚化的轨迹。连词"而"释义分歧繁复,我...
关键词:古汉语 虚词  释义 虚词词典 
释“与”——虚词词义系统整理举例被引量:1
《辞书研究》2009年第4期49-55,共7页贾璐 章也 
历来的虚词词典都将虚词的各义项平排并列,缺乏对虚词词义系统的全面、科学的整理。虚词词义的系统性虽然不像实词那样明显,但肯定是存在的。本文通过对虚词"与"字条的梳理,试图说明虚词各义项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词义系统进行整理...
关键词:虚词“与” 词义系统 虚词词典 
词典硬伤举例
《辞书研究》2004年第4期27-32,共6页舒宝璋 
词典的硬伤关系到词典的命脉。文章以《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为例 ,讨论词典的硬伤 ,涉及词典的立目、释义、书证、引文、出处、译注诸方面。就总体而论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不失为一部体大思精、切于实用的词典精品。
关键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书证 词义 引文 
编写中古及近代汉语虚词词典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辞书研究》1995年第4期12-23,共12页蔡镜浩 
编写中古及近代汉语虚词词典的几个问题蔡镜浩汉语历来就缺少形态变化,因而虚词在语法中的作用就十分重要。我国的语法学虽然建立得比较晚,可是对文言虚词的考释却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而专门的虚词词典也早于其他语法学方面的著作...
关键词:汉语虚词 魏晋南北朝 词典 《诗词曲语辞汇释》 语法功能 汉语语法史 语法特征 敦煌变文 “著” “将” 
泛论古汉语虚词词典
《辞书研究》1991年第3期90-101,共12页杨起予 
早在汉代,传注家们就已重视对古汉语虚词的诠释。例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毛亨《毛诗故训传》:“思,辞也。”“羌内恕己以量人兮”,王逸《楚辞章句》:“羌,楚人语词也。”但由于它只是训诂的附丽,发展相当缓慢。迟至元中期,才出现...
关键词:古汉语虚词 词典 助语辞 复音虚词 发展时期 副词 介词 义项 通释 用法 
评《常用文言虚词词典》
《辞书研究》1986年第4期84-87,共4页高树 
《常用文言虚词词典》(陕西师大词典组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是一部规模不大的普及性的小型工具书。全书五十四万多字,共收词头一百六十一个,词目八百零六条。
关键词:文言虚词 词典 现代汉语 工具书 译文 陕西人 虚词用法 左传 出版社 词头 
虚词词典的编纂——关于《常用文言虚词词典》和《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辞书研究》1983年第5期120-127,共8页刘学林 
掌握古汉语虚词对于阅读古代典籍,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清人刘琪在他的《助字辨略》序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且夫一字之失,一...
关键词:文言虚词 古汉语语法 词典 虚词用法 古汉语虚词 语法作用 词汇意义 动作行为 古代典籍 说明 
浅论文言虚词词典的编纂
《辞书研究》1982年第6期76-82,共7页章也 
一文言词典的编纂,其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读懂古书。文言虚词对于理解古代文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该引起我们专门的注意。清代刘淇在《助字辨略·自序》中说:“盖以文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
关键词:文言虚词 虚词用法 词典 经传释词 编纂 形容词 结构助词 古代文献 古汉语虚词 语法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