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作格动词

作品数:59被引量:45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朱秀杰王同顺董成如朱秀杰余澄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教学》《晋中学院学报》《滁州学院学报》《外语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古汉语是否存在作格动词
《辞书研究》2024年第6期1-10,I0001,共11页宋亚云 夏昀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古汉语语义类推及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BYY146)资助。
文章回顾了关于上古汉语作格动词研究的不同意见,指出上古汉语存在作格动词,理由有二:第一,“四声别义”“清浊别义”与词的同一性问题不能否定上古汉语作格动词的存在;第二,上古汉语时期,“破”类动词是作格动词,“斩”类动词不是作格...
关键词:作格动词 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形容词 
非宾格假说与汉语本体研究
《南开语言学刊》2024年第1期79-87,共9页王鑫 梁丹丹 周万勤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非宾格和非作格动词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21YYC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语动词论元结构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2022SK24)成果之一。
过去30余年,非宾格假说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引起了广泛讨论。讨论的议题主要包括:(1)存现句中及物和非作格动词有无非宾格性。(2)无主语显性非宾格结构论元的赋格机制。(3)不及物动词有无非宾格和非作格动词句法的二分。(4)非宾格动词的鉴...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存现句 显性非宾格结构 论元性质 鉴别手段 
现代汉语所谓非宾格-非作格动词分类的性质被引量:1
《当代语言学》2023年第6期810-829,共20页宋文辉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大项目“现代汉语语法关系语法化程度及相关问题研究”(20XNL018)的成果。
本文认为汉语非宾格、非作格动词是句法范畴这一观点不合理。其预设的前提不成立:非宾格假说过度理想化,难以找到跨构式、跨语言统一的非宾格性;二者平分不及物动词的模式并非语言共性。汉语研究中提出的句法鉴别式,实质是语用现象,且...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构式系统 信息结构 话题-说明结构 
及物化现象的句法——语义界面分析外语教育研究
《外语与翻译》2022年第3期65-70,共6页高秀雪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跨语言比较视角下及物化现象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号:20YJA740012。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NP1+Vi+NP2)是汉语句法灵活性的表现之一,其句法语义错配是对映射理论的一个挑战。本研究在概念语义理论框架下,探讨非作格动词带非施事论元的生成机制,提出及物化结构是事件重构的结果。事件结构制约句法结构选择...
关键词:及物化 非作格动词 事件结构 事件重构 
英汉不及物动词句法表征的事件结构分析被引量:3
《外语教学》2021年第4期20-24,49,共6页朱秀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国留学生汉语论元结构加工的认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BYY1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及物动词的句法表现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相似性主要体现为非宾格动词的论元既可以位于动词前也可以位于动词后。差异性主要体现为非作格动词的论元位置。英语中非作格动词的论元位置较为固定,一般位于动词前。汉语...
关键词:不及物动词 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句法表征 事件结构 
上古汉语动作动词中的作格动词被引量:3
《中国语文》2021年第2期131-146,254,共17页魏培泉 
作格动词指一个动词兼可用为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且其不及物用法时的主语相当于其及物用法时的宾语。这种动词的及物用法通常称为使动式,也就是具有致使意义的构式。本文主要是探讨上古汉语的不及物动作动词中的作格动词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作格动词 动作动词 非作格动词 非宾格动词 上古汉语 
中国学习者英语不及物动词加工的眼动研究被引量:4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79-90,160,共13页朱秀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国留学生汉语论元结构加工的认知机制研究”(20BYY1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眼动实验考察中国学习者英语不及物动词的加工过程。研究发现:1)高水平学习者对核心不及物动词和边缘不及物动词的早期加工没有差异,低水平学习者对边缘非作格动词的早期加工快于核心非作格动词。高、低水平学习者对核心非宾格...
关键词:不及物动词加工 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眼动 
认知功能视域下英语同源宾语结构研究
《昆明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86-91,共6页戴志军 
同源宾语结构可以分为非作格动词同源宾语结构和非受格动词同源宾语结构,但二者的区分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认知识解。识解为非作格动词同源宾语结构中的主语是表达自主意愿的名词词组,与相应的宾语之间是互动关系;同源宾语是动词...
关键词:同源宾语结构 认知功能视域 非作格动词 非受格动词 及物性 
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句法及语义界定标准被引量:8
《当代语言学》2020年第4期475-502,共28页鲁雅乔 李行德 
本文从句法和语义角度探讨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界定标准。以往的研究讨论了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结构差异及其衍生机制(Huang 1987;Zhou 1990;Yu 1995;Zeng 2007),但无法完全解释两类动词的分布规律。同时,非宾格现象是否具备...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终结点界性 致使类型 语言获得可学性问题 
轻动词理论视野下的现代汉语一元动词句
《韶关学院学报》2020年第7期72-77,共6页冯诗涵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自主科研项目“平武白马语动词及相关结构研究”(BBZZKY-2019070)。
依据非宾格假说,现代汉语一元动词可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无论是非宾格动词还是非作格动词,其上层均含有轻动词层,构成"轻动词+词汇动词"的复合动词结构。也正是基于轻动词的功能,现代汉语非宾格动词句呈现出丰富的表层句式,包...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CAUSE DO BECOME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