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自我

作品数:59被引量:17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琳琳谢俊王前马忠君谢朝群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基于社会学理论视角的微博空间大学生虚拟自我建构及影响研究
《艺术科技》2022年第7期235-237,共3页陈宇 
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不但影响着现实社会的各个方面,还影响着虚拟自我的形成。大学生处于社会化阶段,有很强的自主选择和创造能力。大学生沉迷网络,会导致社会角色模糊化和人格多样化。文章基于社会学理论视角分析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
关键词:社会学 虚拟自我 现实自我 微博 大学生 
虚拟自我的构建与完善——青少年装扮类虚拟消费行为的质性研究被引量:7
《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8期67-75,共9页张耀珍 黄卫东 单婷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数字市场中市场势力的形成机制与规制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8YJC790209), 南京邮电大学重点研究项目“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信息消费与信息文明引导研究”(项目编号:XC217002)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扎根理论分析,发现青少年的消费动机主要是获取符号价值,装扮类虚拟消费是虚拟自我创造的重要手段,其过程可分为构建、呈现、进阶和完善四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特点,阐明这个"螺旋式进阶"的过程反映了互联网时代青少...
关键词:青少年 装扮类虚拟消费 虚拟自我 
微时代技术对青少年虚拟自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被引量:2
《文化学刊》2016年第9期80-82,共3页牛梦芸 徐琳琳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微时代技术引发的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及良性虚拟自我意识养成研究"(项目编号:14CZX057);2015教育厅一般项目"微时代下科技人员科技伦理意识生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W2015352);2015沈阳师范大学重大孵化项目"技术哲学视域下青少年虚拟自我存在焦虑研究"(项目编号:ZD201507);2015沈阳师范大学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批"优秀人才扶持计划"的研究成果
微时代下,青少年逐渐成为虚拟自我异化的主要群体。青少年自身思想发展水平、心理感受程度、价值评价标准等成为其异化的主要原因,微时代技术也为青少年虚拟自我异化提供了条件。移动网络终端的便捷性为虚拟自我异化提供了基本的平台和...
关键词:微时代 青少年 虚拟自我 异化 
网络互动交际中“自我”身份的塑造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22-29,83,共9页洪珊瑚 谢朝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4008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73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BYY04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交往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并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延伸和拓展。他们在这种网络交际中会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身份的塑造。因而,从语用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视角对这种虚拟自我身份的塑造进行探...
关键词:网络互动交际 自我 虚拟自我 
人学对自我虚拟人性之探微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11-15,共5页谢俊 
2012年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网络社会泛化加剧主体趋虚拟化的社会预防机制研究"(项目批号:122400430060);2011年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网络社会中的自我虚拟性调整及培育机制"(项目批号:1)
虚拟自我是人学研究之核心,是近年来活跃于人学界的主要概念之一。虚拟自我就其重要性而言,它不仅是自我的精神性表征,也是对自我虚拟人性的总结和概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虚拟自我一定会在痛苦境遇之中找到摆脱异化之路,并以芬芳之花...
关键词:人学 虚拟自我 探微 
人之虚拟问题的时代凸显:虚拟自我及其成因对策分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20-24,共5页谢俊 
2012年河南省科技计划立项项目"网络社会泛化加剧主体趋虚拟化的社会预防机制研究"(122400430060);2011年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网络社会中的自我虚拟性调整及培育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渗透,虚拟自我问题已经凸显为时代不可回避的焦点,是人学探微之初绕不开的话题;对于哲学界学人来说,追查人之虚拟自我的成因及解除自我沉溺虚拟世界的魔咒当是时代对哲学的迫切需求;对于现实的人与社会来说,虚拟自...
关键词:虚拟自我 时代问题 调控机制 
虚拟社会心理学:现实,探索及意义被引量:25
《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7期933-943,共11页彭凯平 刘钰 曹春梅 张伟 
虚拟世界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范式。我们认为,虚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要结论主要关注人在虚拟世界中的自我表...
关键词:社会心理 虚拟环境 虚拟自我 社会关系 
“第二人生”与虚拟自我被引量:7
《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225-229,76,共6页刘畅 
渴望成为另外一个人,是现代人的欲望之一。渴望延长自己的生命,不满意今生今世的生活,而追求更加完美的"第二人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从唯物主义的传统观念角度看,"来世"云云,纯属"伪问题"。而从网络技术所构建的虚拟世界来看,"第...
关键词:“第二人生” 虚拟来世 WEB3.0 虚拟自我 
“网络同居”与“虚拟自我”
《青少年心理健康》2006年第1期39-40,共2页刘畅 
综合媒体消息,近来“网络同居”渐成气候,大有蔓延之势,甚至已经到了威胁“现实婚姻”的程度。“网络同居”现象源于台湾一家女性网站推出的“同居理想国”游戏,该游戏传到内地后,多家网络游戏运营商竞相效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
关键词:社会心理 婚姻关系 网络生活 心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