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自我

作品数:59被引量:17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琳琳谢俊王前马忠君谢朝群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传播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媒介构建现实:虚拟现实中自我呈现的类型与影响被引量:1
《东南传播》2024年第3期70-73,共4页黄文艺 陈功 
虚拟性是媒介现实的根本属性,虚拟现实是媒介技术发展的产物,个人可通过媒介在虚拟平台中获得“现场感”,故通常将网络空间视为自我呈现和构建的真实“情境”。虚拟现实中自我呈现具有倾向性、选择性、观众隔离式三大类型,个人以此选择...
关键词:虚拟现实 自我呈现 虚拟自我 自我重构 
虚拟自我与策略互动:微信互动仪式现象探析
《青年记者》2023年第12期36-38,共3页刘敬 
从涂尔干的宗教仪式到戈夫曼的互动仪式再到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对互动仪式的研究由宏观走向微观、由注重仪式的功能转向对其动力机制的探求。微信中的人际互动仪式区别于面对面互动中的仪式而呈现出独特的表征:数字虚拟自我、社交圈层...
关键词:社交圈层 策略互动 虚拟自我 互动仪式 
“元宇宙”之自我生境的“元”反思与批判——虚-实世界间的“自我认同”之论析被引量:11
《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68-77,158,共11页张亮 
以“元宇宙”为代表的“人机交互”技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理论探索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未来发展的重点。要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互通互融、良性互动,其重点在于对“人机”关系中所涉“虚拟自我”现象与本质...
关键词:元宇宙 虚拟世界 虚拟自我 自我认同 自我异化 
虚拟自我的构建与完善——青少年装扮类虚拟消费行为的质性研究被引量:7
《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8期67-75,共9页张耀珍 黄卫东 单婷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数字市场中市场势力的形成机制与规制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8YJC790209), 南京邮电大学重点研究项目“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信息消费与信息文明引导研究”(项目编号:XC217002)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扎根理论分析,发现青少年的消费动机主要是获取符号价值,装扮类虚拟消费是虚拟自我创造的重要手段,其过程可分为构建、呈现、进阶和完善四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特点,阐明这个"螺旋式进阶"的过程反映了互联网时代青少...
关键词:青少年 装扮类虚拟消费 虚拟自我 
游戏角色会影响玩家真实社会角色认知吗?——技术中介论视角下玩家与网络游戏角色互动关系研究被引量:15
《新闻记者》2021年第5期67-82,共16页李彪 高琳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编号:20&ZD319)的阶段性成果。
游戏角色作为网络游戏中玩家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接口,以玩家与游戏角色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对人与新技术关系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剑侠情缘网络版叁》中玩家与游戏角色为研究对象,从技术中介理论入手,对这一关系进行...
关键词:游戏角色 具身 技术中介论 虚拟自我 
手机自媒体中虚拟自我异化探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5期99-102,共4页徐琳琳 牛梦芸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ZX057);2015教育厅一般项目(W2015352);2015沈阳师范大学重大孵化项目(ZD201507);2015沈阳师范大学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手机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了网络世界中虚拟自我的新的异化现象,主要体现为虚拟自我对手机自媒体技术的过度依赖,造成虚拟自我的过度同化,以及在碎片化时间框架中虚拟自我的多重人格.手机自媒体中虚拟自我新的异化现象,源于虚拟自我表现欲...
关键词:自媒体 虚拟自我 异化 
手机新媒体中的虚拟自我异化问题探析
《才智》2016年第8期217-217,共1页燕鹏飞 
什么是虚拟自我,虚拟自我是如何产生的,虚拟自我在手机新媒体中充当什么角色,为什么虚拟自我会在手机媒体中出现异化问题,针对虚拟自我的异化问题我们将如何解决,这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虚拟自我 异化 手机新媒体 
微时代网络中的虚拟自我异化形态探析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S2期112-113,共2页徐琳琳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ZX057);201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3CZX011);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批"优秀人才扶持计划"
随着微时代环境下微博、微信、移动数据终端等新工具不断出现,网络中的虚拟自我相应地表现出异化形态。这些异化的虚拟自我使得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进一步下降,甚至有虚拟自我取代现实自我的倾向。要解决微时代网络中...
关键词:微时代 虚拟自我 良性发展 
“是中国人就转”背后的话语追问
《当代传播》2015年第1期83-85,共3页何永成 
"是中国人就转"作为网络时代国人表征话语存在的一类生活方式,它在强调语言使用自由性与任意性的同时也编织出一张错综复杂的言语行为网络,置身于这张网络,信息的转发者与阅读者往往会在话语交往的过程中建构起特定的认知维度、表达维...
关键词:虚拟自我 技术座架 民族精神 新媒介 
浅析新媒体时代虚拟社区的传播特性——以网络游戏为例被引量:1
《新闻传播》2014年第11X期91-91,共1页宋钰颖 
网络游戏虚拟世界作为一种虚拟社区,成长如此之快,根本原因是由于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网络虚拟社区的特性。本文从最受大众欢迎的网络游戏虚拟社区入手,总结出新媒体时代虚拟社区传播的新特性。
关键词:网络游戏 虚拟社区 虚拟自我 身份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