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对冲机制

作品数:16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健李宏聂佳佳黄文业黄毓琼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交通银行上海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沪港经济》《经营与管理》《特区经济》《财富时代》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流动性引擎:信用债做市的场景拓展
《金融市场研究》2024年第12期66-71,共6页贾颖 刘超 施耀 
信用债市场是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渠道,但其流动性不足问题制约了市场功能,也增加了债券市场的整体脆弱性。本文通过深入调研银行间市场做市商,分析信用债做市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后提出,做市商是天然的流动性提供者,通过连续报价和交易承...
关键词:做市商制度 流动性 承销做市一体化 风险对冲机制 
制造商风险对冲机制对开通直销渠道的影响被引量:3
《管理工程学报》2021年第3期220-228,共9页钟玲 聂佳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672153);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大项目(SC17ZD09);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系统科学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资助(Xq17B04)。
研究了风险对冲机制对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的影响。建立了制造商两种风险对冲机制下不开通与开通直销渠道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得到了渠道均衡价格及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利润。研究发现:当资金灵活性较小,风险对冲机制不影响制造商的直销渠...
关键词:供应链 直销渠道 风险对冲 
活期存款与贷款承诺之间风险对冲机制分析--基于中美银行业的比较被引量:3
《国际金融研究》2015年第11期37-46,共10页李宏 张健 
活期存款和贷款承诺均要求银行应客户需求随时提供流动性,银行开展这两项业务会产生协同效应,降低银行风险。本文运用中美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对不同市场条件下两国银行业活期存款与贷款承诺之间风险对冲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活...
关键词:活期存款 贷款承诺 风险对冲机制 
刘磊(Victor Liu),中国房产财商教育的践行者
《企业界》2014年第12期28-31,共4页
刘磊(Victor Liu)作为国际认证高级理财规划师、国内房产财商教育的践行者,告诫那些还没有经历过楼市跌宕起伏、岁月洗礼的房产投资者们:当中国的楼市还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前提下,更需要转换思维、重新对自己的投资目的和...
关键词:财商教育 房产 行者 中国 理财规划师 风险对冲机制 国际认证 转换思维 
汇率要闹哪样?
《中国海关》2014年第4期10-10,共1页孙平 
汇率波动幅度扩大使得汇率更具弹性,对整体经济运行是好事,却给外贸企业带来经营风险,这需要外贸企业建立长期汇率风险对冲机制。
关键词:汇率 风险对冲机制 外贸企业 波动幅度 经济运行 经营风险 
中俄可建立能源与金融风险对冲机制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3年第4期27-30,126-127,共4页李福川 
在国际经济危机背景下,国际格局、欧亚和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将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中俄经济结构及其潜力有巨大的互补性,有理由和条件建立中俄能源与金融风险对冲机制。这种风险对冲机...
关键词:中俄关系 能源与金融合作 风险对冲机制 期权 
对于当前肥料市场的两点思考
《江苏农村经济(品牌农资)》2010年第3期16-19,共4页霍怡 郑红梅 郑敏 
价格波动,大范围毁约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化肥价格全面大幅上涨,与之相伴而生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就是:合同毁约。据了解,现在几乎80%左右的前期合同都毁约了。有人把这称为企业的“后市场行为。”即对市场的掌控力度很弱,对上...
关键词:肥料市场 风险对冲机制 价格波动 化肥价格 市场行为 市场变化 原材料 合同 
事件
《沪港经济》2010年第2期8-8,共1页
国务院防止“热钱”冲击房地产市场;浙商资本青睐昆明等60地市;煤炭价格暴涨,急需风险对冲机制;物流行业加快回升孕育新商机;国土部:全国闲置土地仍达一万公顷;
关键词:事件 风险对冲机制 房地产市场 “热钱” 价格暴涨 物流行业 闲置土地 国务院 
股指期货及其风险对冲机制被引量:1
《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12期338-338,共1页李菁 侯为波 
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股指期货因其卓越的风险对冲机制而成为世界各国成熟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股指期货无疑成为政府调控市场的有力工具。本文着重研究股指期货的风险对冲机制,以此说明股指期货...
关键词:股指期货 套期保值 套利 
非上市国有公司的激励与风险对冲机制
《经营与管理》2009年第4期34-36,共3页贾晋平 孟哲 张超 
近年来,随着人才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和日趋成熟,激励机制开始成为企业用于吸纳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的手段。面对人才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在激励方式上实行了实质性的改革。但现实却告诫我们,过分强调激励的重要也存在...
关键词:激励机制 风险对冲机制 国有公司 国有企业 上市 人才市场化 高素质人才 公司管理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