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沃尔夫

作品数:26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辛朝卫黄涛梅只昕徐凯潘建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陇东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语广场(学术研究)》《芒种(下半月)》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女性主义观照下的《达洛卫夫人》被引量:1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年第30期53-55,共3页李天钰 徐丹 
小说《达洛卫夫人》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议员夫人克拉丽莎·达洛卫一天的活动轨迹和心路历程。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该作品,探究女性与自然的亲近关系,分析女性与自然所受压迫的根源,揭示沃...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弗吉尼亚·沃尔夫 《达洛卫夫人》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给樱桃以性别》的“双性气质”之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71-74,共4页张婕 
英国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被誉为当代英国文坛最出色也是最具争议的女作家之一。《纽约时报》曾评价《给樱桃以性别》"将历史、童话故事和小说熔合进了一种水果里,有着回味无穷、令人惊艳的味道。"这里主要在女性主义视角下,结合弗吉尼...
关键词:温特森 双性气质 弗吉尼亚·沃尔夫 女性主义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墙上的斑点》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17年第6期176-177,共2页张一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沃尔夫非常著名的代表作,也是其最经典的意识流小说,讲述从墙上一个斑点作为出发点而逐步联想出很多错综复杂的思绪。该文将以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为例,尝试从文体学角度通过词汇、句法及修...
关键词:弗吉尼亚·沃尔夫 意识流小说 《墙上的斑点》 文体学 
斯蒂芬·克莱恩与弗吉尼亚·沃尔夫小说印象主义艺术之比较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30-132,共3页王剑果 
2014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2400411241
斯蒂芬·克莱恩与弗吉尼亚·沃尔夫作为卓越的现代作家,二人的文学成就占据着英美文学界极其重要的地位。两位的文艺思想与印象主义艺术理论有着极深的渊源,并在印象主义小说创作中呈现出一种清晰而华美的特点。通过对两位作家小说创作...
关键词:斯蒂芬·克莱恩 弗吉尼亚·沃尔夫 小说创作 印象主义 
弗吉尼亚·沃尔夫《墙上的斑点》的功能文体研究
《语文建设》2015年第9Z期39-40,共2页陶超 
弗吉尼亚·沃尔夫是著名的英国现代主义女性作家,同时也是现代世界文学史上一位颇具创作个性的小说家。小说《墙上的斑点》发表于19世纪初期,是沃尔夫早期创作的一部意识流小说代表性作品。在小说《墙上的斑点》中沃尔夫非常巧妙地采用...
关键词:功能 小说文体 墙上的斑点 
由人称代词分析弗吉尼亚·沃尔夫小说的特点——以《达洛维夫人》为例
《山海经(想象作文)(下)》2015年第3X期98-98,共1页林敏 
局限性视角的叙述方式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特点,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就人称代词将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和现实主义小说《双城记》进行对比分析,力图找到弗吉尼亚·沃尔夫小说中的现代性及其女性主义特征。视角对小说叙事有很大...
关键词:沃尔夫 达洛 小说叙事 叙事视角 尼亚 《双城记》 意识流小说 叙述方式 《傲慢与偏见》 《罪与罚》 
《达洛维夫人》的世俗压迫主题被引量:4
《外语教学》2014年第6期82-85,共4页张怀斌 郭柳妞 
《达洛维夫人》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较为成熟的一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伍尔夫笔下父权制社会的人们,不论男性、女性,不论异性婚姻家庭成员、同性恋者,或多或少都遭受到了社会世俗的压迫,造成了扭曲、不幸的生活实际。伍尔...
关键词:弗吉尼亚·沃尔夫 《达洛维夫人》 世俗压迫 
浅析弗吉尼亚·沃尔夫《墙上的斑点》
《芒种(下半月)》2013年第9期167-168,共2页李艳华 
引言 弗吉尼亚·沃尔夫(1882—1941),英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被誉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者。她突出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就是在小说的创作中尝试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试图描...
关键词:弗吉尼亚 《墙上的斑点》 沃尔夫 现代主义文学 写作手法 小说家 20世纪 艺术风格 
弗吉尼亚·沃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象征意象解读被引量:2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27-29,共3页任静明 
安徽建筑大学校级质量工程(2012YX29)"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导入研究"阶段成果;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3A046)"基于跨文化视角下对外英语宣传的翻译研究"阶段成果
弗吉尼亚.沃尔夫在其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中以她独特新颖的艺术审美视角,独具匠心地创作了小说结构的象征以及大量的实物象征意象,揭示了这些新颖物象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各自多彩的内心世界,同时...
关键词:象征意象 结构 灯塔 窗口 色彩 
从《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解析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关系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5期122-123,共2页阎思思 李瑛 王涛 汪川平 涂祖玲 
《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是美国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荒诞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对两对夫妻婚姻关系和家庭矛盾的荒诞描写,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美国社会,中产阶级畸形扭曲,利益至上的婚姻观。以及物欲主义对于...
关键词: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 美国中产阶级 家庭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