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作

作品数:179被引量:13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詹杭伦金前文龚克昌李天道李城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由博物到体物:试论汉魏赋作的体式转型及其思想进路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9-117,共9页柴瑞瑞 
2023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实践项目(SZKY2023083)。
文体体式的转型,承载了思想表达的不同诉求。汉魏时期,赋体写作经历了由大赋向小赋的转变,传递出时代风尚由“博物”到“体物”的迁变信息。后世论者习以“体物”概括赋体创作特点,但“博物”与“体物”有着不同的理论面向,“博物”当...
关键词:博物 体物 汉魏赋 思想演进 
中国古代芙蓉赋作研究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年第3期24-26,42,共4页朱晓琴 
芙蓉赋是聚焦芙蓉这种植物,书写其特征、生长习性等,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亦或是将其作为某种象征进行创作的赋作,是作者表达自身情感内涵的载体之一。我国古代专写芙蓉的赋作最早出现在汉代,随后经魏晋南北朝至清不断发展。芙蓉赋经过...
关键词:芙蓉赋 文化意蕴 情感内涵 艺术视角 
略论唐代陇籍文人赋作的题材与命意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7,共3页路尧 
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背景下的甘肃古代辞赋研究”(项目编号:2021A-188)。
唐代陇籍文人赋作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从其类别来看,包括咏物、言志、抒情、讽谕、颂美、应试等六大类。其命意则涵盖了寄托兴发、述行序志、直抒胸臆、讽世感怀、歌咏盛世、进仕谋官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陇籍文人赋作为唐赋的一部...
关键词:唐代陇籍文人  题材 命意 类型 
民国报刊赋作的时代书写与世俗化
《华夏文化论坛》2024年第1期293-302,共10页支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赋论整理研究”(项目编号:19ZDA249)阶段性成果
民国报刊赋作实践显示赋体在民国时期的演进特征,反映传统文学体裁为适应世变的革新历程,在内容题材上突出时代的书写,通过记述政治与历史事件、描摹社会群像,体现对时事民生的强烈关注,并显示从主物到主事的转变;而且多取当世物事,出...
关键词:民国 赋体 报刊 时代书写 世俗化 
中古时期陇籍作家赋作文献考述被引量:1
《丝绸之路》2024年第1期66-75,共10页路尧 
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背景下的甘肃古代辞赋研究”(2021A-188)
赋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学体裁,作品宏富,影响深远,其中陇籍赋家及其作品在中国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魏晋至元末,陇籍赋家见于文献者21人,赋作169篇,本文对赋家生平概略、赋作存世情况及其功用类型作了考述和分析。这些作品题材多样...
关键词:中古时期 陇籍作家  文献考述 
论民国赋作中的抗战书写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74-83,共10页赵俊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近现代报刊辞赋研究”(22XZW019)。
抗战赋从多个方面真实记录了抗战经过,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反抗外侮、争取民族与国家独立的伟大斗争,堪称赋史。与前代同类赋作不同,抗战赋慷慨激昂,充满必胜的信念。同时,抗战赋雅俗并存,充分发挥了报刊文学的宣传、鼓动功能,尤其是通...
关键词:抗战文学  报刊 转型 
由创作地与赋作中心地的离合论汉赋的颂讽怨娱功能
《枣庄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邓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历代‘大一统’赋研究”(项目编号:21XZW007)阶段性成果。
赋体颂讽功能多使用在赋家居于或趋近政治中心之际,而怨娱功能则多使用在偏离政治中心或打算偏离之际,两者皆可以由赋篇创作地及赋作中心地窥探一二。如果仔细梳理赋体流变的历史,也会发现汉代大赋、言志赋、行旅赋、抒情小赋的流变与...
关键词:创作地 赋作中心地 汉赋 颂讽怨娱 
江淹赋作中色调与意蕴研究
《中国美学》2023年第2期162-176,共15页但茜 
江淹绘声绘色的文学追求,是特定时代的文学产物,延续楚辞朗丽哀志,表现出华丽绚烂特征。不论是贬谪他乡的失意牢骚,还是咏物赋,均表现出绮靡伤情,达到了绘声绘色效果。他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早年仕途不甚得志,去国怀乡加上亲友离逝,...
关键词:江淹命运 绘声绘色 悲剧美学 情感风采 
汉初藩国赋作探原——兼论刘安《屏风赋》主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第11期112-115,共4页王妍 
汉高祖刘邦鉴于秦行郡县二世而亡的教训,恢复封建,大封同姓。汉初诸侯享有一定程度的人事自主权,积极吸纳于中央朝廷无法谋得官职之士前往依附,藩国逐渐形成几个文学与学术中心,其中以淮南王刘安、梁孝王刘武豢养文人集团影响最大。淮...
关键词:藩国赋 屏风赋 刘安 
《哀湖南赋》的记录与反思
《文史知识》2023年第11期10-13,共4页马银川 
身历明清易代巨变的文人士子,不管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大多皆能直面现实,以笔为戈,书写乱世家国之变迁。“以赋为史”成为此时遗民辞赋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并出现不少具有“赋史”意识的优秀赋作,陶汝幕《哀湖南赋》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
关键词:明清易代 赋史 直面现实 文人士子 辞赋创作 遗民 赋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