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变株

作品数:12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吴松刚施巧琴林琳杨梅黄谚谚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广东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食品与药品》《中国抗生素杂志》《微生物学通报》《化学工程与装备》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氮离子注入井冈霉素产生菌诱变高产菌株的研究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年第11期16-17,共2页施静雯 
以井冈霉素生产菌株7105#为出发菌株,采用氮离子注入诱变处理,经摇瓶筛选,得到一株特性优良且A组分含量较高的9263#菌株。
关键词:井冈霉素 氮离子注入 高产变株 
糖多孢红霉菌红霉素高产菌种的诱变选育被引量:3
《食品与药品》2009年第4期35-37,共3页孟祥学 王凤山 
目的诱变和筛选糖多孢红霉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红霉素的高产菌种。方法以糖多孢红霉菌L1为出发菌株,紫外线作为诱变剂,诱变和筛选生产所用菌种。结果获得了高产变株L2-26,其发酵水平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9.8%。结论此方法可有...
关键词:糖多孢红霉菌 高产变株 紫外线诱变 
灰黄霉素高产变株与出发菌株18S rRNA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77-82,共6页李晶 柯崇榕 杨欣伟 田宝玉 黄建忠 
根据真菌18S rDNA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灰黄霉素高产突变菌Penicillium griseofulvum F208与出发菌株Penicillium griseofulvum 3.5190的18S rRNA进行克隆测序及对比分析,并登录GenBank(序列号为EF608151和EF607282).依据18S rDNA建立...
关键词:灰黄青霉 灰黄霉素 18S RDNA 进化树 
氮离子注入土霉素产生菌诱变高产菌株的研究被引量:3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年第8期505-506,共2页田彩霞 孟燕 贾欣秒 李宏 朱淑梅 
以土霉素生产菌株48#为出发菌株,采用氮离子注入诱变处理,经摇瓶筛选,得到土霉素02-2-44#菌株。该菌株特性优良,经57m3发酵罐试验,150批平均发酵效价高于对照菌株(1158.6μg/m l),提高3.42%,发酵总亿及发酵指数分别提高3.17%和3.99%。
关键词:土霉素 龟裂链霉菌 氮离子注入 高产变株 发酵 
红霉素高产菌株F2-4的选育及摇瓶发酵工艺的优化被引量:2
《海峡药学》2004年第2期83-87,共5页刘峰 周文娟 陈国荣 
通过筛选丙酸钠及红霉素抗性变株的方法 ,获得了一株红霉素高产菌株 F2 -4 ,其发酵水平较出发菌株提高了 15 .2 %。通过对发酵培养基的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使得 F 2
关键词:红霉素 高产变株 工艺优化 
^(12)C离子束辐射选育庆大霉素高产菌株及其罐发酵水平被引量:6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年第9期517-519,554,共4页刘峰 傅袆 颜辉灿 
采用1 2 C离子束对庆大霉素产生菌 2 3- 18#进行诱变 ,通过大量摇瓶筛选 ,选出 5株进行 2 T罐中试 ,通过中试 ,选出 2株高产变株在 5 0 T罐放大试验中发酵水平较出发菌株有重大突破 ,发酵水平及批总亿均提高 10 %以上。
关键词:庆大霉素 ^12C离子束 发酵 高产变株 
红霉素高产变株F1-57的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被引量:5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期61-64,共4页刘峰 陈浦云 陈祥明 
通过红霉素耐前体物的筛选 ,选到了一株红霉素的高产变株 F1 -5 7,其发酵水平较亲株提高 1 0 %以上 .通过培养基正交试验及正丙醇的耐受性试验得到了一个优化工艺 ,使 F1 -5 7的发酵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
关键词:红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高产变株 F1-57 菌种选育 发酵工艺 正交试验 
新型酶制剂——碱性脂肪酶高产变株选育成功通过技术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生命的化学》2003年第3期203-203,共1页
关键词:酶制剂 碱性脂肪酶 高产变株 选育 
碱性脂肪酶高产变株选育技术问世
《日用化学工业信息》2003年第5期9-9,共1页
关键词:碱性脂肪酶 高产变株 选育技术 问世 福建师范大学 
碱性脂肪酶高产变株选育技术通过鉴定
《化工科技市场》2003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碱性脂肪酶 高产变株 选育技术 鉴定 福建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研究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