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声

作品数:650被引量:29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徽昭王彬彬陆克寒葛雪梅朱庆华更多>>
相关机构:常州工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宿迁学院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说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书外春秋与自题小像——写作者王尧的“自我”批判
《小说评论》2022年第3期41-48,共8页杨晓帆 
一1983年,花城出版社以《陈奂生》为题合集出版了高晓声的四篇“陈奂生系列小说”,并以《书外春秋》作结。这篇小说有趣,写“我”——彼时赫赫有名的作家高晓声,收到一封署名高晓声的读者来信。这位高晓声是66届高中毕业生、返城知青、...
关键词:陈奂生 系列小说 花城出版社 高晓声 王尧 自题小像 高中毕业生 写作者 
山深流清泉 岭高昂白头——论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高晓声被引量:2
《小说评论》2022年第2期128-138,共11页张丽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19ADZ27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中国乡土文学与农村建设运动关系研究”(21&ZD261)阶段性成果。
文学是创新者的事业。当代文学史是一条流动的文学经典之河。能否为文学史提供新的历史经验、新的人物形象和新的审美经验,是判定一个作家可否入史、是否在文学史上创新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尺。任何优秀作家及其作品都要经受来自时间、历...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 文学经典 文学创新 高晓声 审美经验 创新者 人物形象 入史 
主持人语:现象级文本的生命周期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22年第2期126-127,共2页何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文学经验和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19ZDA277)阶段性成果。
蒋子龙、谌容和高晓声的文学创作都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其中高晓声的文学生涯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初,这些作家改革开放时代之前的写作前史存在着不同起点、路线图和差异性,尽管如此,他们真正的文学影响力都发生在改革开放时代。一...
关键词:《收获》 文学生涯 《人民文学》 蒋子龙 《人到中年》 谌容 高晓声 改革开放时代 
一部融凝了文化精神“大传统”的厚重之作——致小说《西京故事》作者的一封信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14年第5期141-144,共4页李星 
只有读了长篇小说《西京故事》,我才明白了秦腔《西京故事》为什么会写得那样好;同时也只有读了小说也才知道在秦腔《西京故事》赢得满堂彩之后,你为什么欲罢不能,见好不收,却还要耗神费力,写出将近50万字的同名小说。戏剧是你对如罗天...
关键词:西京 天福 舞台戏剧 一封信 文化知识 作家贾平凹 秦巴 高晓声 一字不识 悲悯情怀 
从契诃夫的影子看汪曾祺的智慧——短篇小说经典《万卡》、《异秉》对读
《小说评论》2013年第S1期32-37,共6页夏希 
契诃夫的影子总在汪曾祺的小说中晃动。有契诃夫影子的地方,总可看出汪曾祺的智慧。汪曾祺说:"一个作家读很多书,但真正影响到他的风格的,往往只有不多的作家,不多的作品。有人问我受哪些作家影响比较深,我想了想:古人里有归有光,中国...
关键词:汪曾祺 对读 万卡 中国现代作家 异秉 废名 外国作家 小说观 高晓声 儿童视角 
用算盘写作的作家被引量:6
《小说评论》2011年第3期50-57,共8页王彬彬 
用算盘写作的作家是高晓声。高晓声1954年以短篇小说《解约》引起关注,但不久便在政治运动中沦落为"贱民"。此后,高晓声以"以戴罪之身",在泥田水汊中摸、爬、滚、跌了二十几年。七十年代末。
关键词:作家 写作 算盘 1954年 高晓声 短篇小说 政治运动 七十年代 
直面生存 探寻超越──刘恒小说解读被引量:2
《小说评论》1999年第6期29-33,共5页马景红 
关键词:刘恒小说 精神分析 知青小说 生存现实 “新写实” 现代性 人性视角 高晓声 传统的农民 知识分子 
“陈奂生战术”:高晓声的创造与缺失——重读“陈奂生系列小说”札记被引量:16
《小说评论》1996年第1期72-75,共4页王尧 
尽管在近几年的文坛上高晓声有些寂寞,但我们仍然惦念着他的朋友陈奂生。“上城”之后的陈奂生带给文坛的震颤,在今天回忆起来都令人兴奋。正是由于先有李顺大后有陈奂生。在许多论者的笔下出现了“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由鲁迅到赵树理...
关键词:陈奂生 高晓声 系列小说 战术 陈奂生上城 精神胜利法 民族文化 心理内涵 当代文学史 生存状态 
作品的构造——高晓声陆文夫小说比较研究之二被引量:1
《小说评论》1994年第2期44-47,共4页刘伟馨 
高晓声、陆文夫由于各自的生命经验、生活历程、艺术风度不一。因此,与之对应的小说内在叙事结构和外在叙事形态,也就有了相应的不同。在我们认真把握和领会了他们小说世界中属于内容性质的方面以后,在对他们小说世界形式方面所作的探讨...
关键词:高晓声 陆文夫 小说比较研究 故事形态 网络结构 《美食家》 小说世界 叙事结构 生命经验 语法功能 
大众化:高晓声的艺术旨归被引量:1
《小说评论》1991年第6期20-25,共6页栾梅健 
一在新时期文学中,似乎很少有作家象高晓声那样去认识描写农民大众的深远意义。1988年,他在美国斯丹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他们(指农民)占了全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占了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十六。他们一个个诚然是渺小的人物,...
关键词:高晓声 新时期文学 大众文学 作家 深远意义 生活经历 五十年代 传统文学 民间文学 化大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