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形态

作品数:142被引量:47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施爱东陈岗龙漆凌云周福岩刘洪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叙事中物的流动及其对故事形态的影响
《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54-56,共3页傅修延 丁玫 
流动性虽深刻介入了当代生活,但时下的叙事学研究并未将其提上议事日程,这不是说物的流动没有被当作故事讲述出来,而是研究者对此尚未有足够的敏感。文学既是“人学”也是“物学”,出于对生活和艺术的忠实,故事讲述人会有意无意地将包...
关键词:故事讲述 叙事学研究 故事形态 当代生活 形象思维 流动性 
吕剧《姊妹易嫁》故事形态的生成及演变——兼议吕剧创作的现代性问题
《文艺争鸣》2025年第1期172-175,共4页张竞文 
吕剧《姊妹易嫁》属于一个经典剧目,受到了剧迷的认可。故事经过多次改编及演变,最终形成吕剧版本,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示了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立,寓教于乐,社会影响较大。一、吕剧《姊妹易嫁》故事形态的生成及演变(一)故事形态的生成...
关键词:山东省吕剧团 经典剧目 吕剧 聊斋志异 故事形态 姊妹易嫁 现代版本 现代性问题 
莫言戏剧的反讽书写——以《鳄鱼》为中心
《小说评论》2024年第6期196-202,共7页王晴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莫言从未曾停下文体探索的脚步,他在小说创作中充分运用了话剧、京剧、民间猫腔小戏等戏剧元素,打破了小说的故事形态,也扩充了文本的意蕴。张清华曾提到,莫言使用的是一种“历史的戏剧化修辞方式”(1),即用戏...
关键词:叙述形式 故事形态 张清华 莫言 戏剧化 《蛙》 猫腔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魏晋南北朝司马相如故事形态述略
《天中学刊》2024年第6期66-70,共5页汪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司马相如故事文献涉及经、史、子、集诸部典籍,继承了以汉代正史传记为核心的司马相如故事,又使其在不同文本的层累构建作用下踵事增华,逐步实现了文学化的转型。除了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及相关信息的延展,这一时期的相...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司马相如 故事 情节 人物 信息 
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1期61-62,共2页漆凌云 
中国故事学百余年的发展,呈现从“故事研究在中国”到建设“中国故事学”的演进轨辙。就故事学的学科史而言,历史地理学派和故事形态学是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的译介与实践映现了中国故事学本土化历程。
关键词:故事形态学 地理学派 学科史 本土化 影响力 
故事形态学视角下的人物瓷画叙事分析
《景德镇陶瓷》2024年第5期128-130,共3页彭卫青 
本文以故事形态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人物瓷画作品中的叙事特征和结构。首先,介绍了弗拉基米尔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理论,并阐述了故事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其次,对人物瓷画的概述和分类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叙事形态和特点。然后,运用...
关键词:故事形态学 人物瓷画 叙事分析 
论叙事中物的流动及其对故事形态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3-24,共12页傅修延 丁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物叙事研究”(23&ZD302);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资助项目“流动中的物的叙事功能研究”(21QM58)。
流动性深刻地介入了当代社会生活,叙事学应将物的流动纳入视野,关注其对故事形态的影响。叙事中物的流动不但生产出新的时空场域,助力于讲述的持续与延展,其本身也构成一种相对独立的事件,在一些作品中甚至能看到物对人的嘲弄与摆布。...
关键词: 流动 施动 路径 分合 
维吾尔族灰姑娘故事的形态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艺术与民俗》2024年第3期85-92,共8页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萨伊普乃再尔·多来提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民间文学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8ZDA272);2024年西北民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华民族文艺现象创新团队”(项目编号:100166010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民间故事资源十分丰富,灰姑娘故事作为国际性故事类型,在我国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中以独特的形态和表现方式格外引人注目。《金鞋》《裂开吧,巨石》《神秘宝箱》《两个箱子》和《祖木来提和柯玛提》等5个维吾尔族民间故事属于典型的灰...
关键词:民间故事学 灰姑娘故事类型 艺术特征 故事形态学 
两汉时期司马相如故事形态述略
《天中学刊》2024年第4期62-66,共5页汪泽 
基于两汉故事文献,从事件、情节、人物三方面对司马相如故事形态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事件性内容大多围绕司马相如的文才与德行加以评价或定义,强化了司马相如的词臣身份,也影响着故事的未来走势。汉史中的司马相如本事已然具有情节意义,...
关键词:两汉 司马相如 故事 事件 情节 人物 
故事形态学与“层累成长的中国古史说”建构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7期79-81,共3页黄东阳 成祖明 
自顾颉刚先生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以来,一场围绕古史传说与文本真伪的百年学术之争在疑古学派与释古学派间展开,从某种意义上书写了整个中国近代学术史。但是在这场围绕古史真伪展开的学术之争中,文本的文学考察却严重缺位,...
关键词:故事形态学 古史传说 文学书写 时代观念 中国古史 书写者 学术之争 民间口传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