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凌云

作品数:45被引量:11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间故事天鹅处女型故事中国民间故事故事学术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与民俗》《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宗教》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德制权:放花灯传说文化隐喻的生成逻辑
《民族艺术》2025年第1期57-67,共11页漆凌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间故事创编机制研究”(23AZW026)阶段性成果。
民间传说研究除了关注隐喻背后的族群认同、历史事件和生计模式之外,还应立足传说学本位,探赜隐喻背后的文化心性。借鉴传说形态学方法,将包含“玉帝下令火烧人间—天神设法救助百姓—百姓正月十五放花灯蒙骗玉帝—元宵节放花灯习俗形...
关键词:放花灯传说 传说形态学 元宵节 文化心性 以德制权 
湖南省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
《艺术与民俗》2024年第4期62-72,共11页金媛 漆凌云 
湖南省民间传说的采录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湘西开展的民族文化调查,此后数十年间传说研究因此形成了两条主线:一是对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的关注,二是民间传说的文化审美阐释,并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间传说和湘楚文化研究。2...
关键词:湖南 民间传说 研究综述 
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1期61-62,共2页漆凌云 
中国故事学百余年的发展,呈现从“故事研究在中国”到建设“中国故事学”的演进轨辙。就故事学的学科史而言,历史地理学派和故事形态学是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的译介与实践映现了中国故事学本土化历程。
关键词:故事形态学 地理学派 学科史 本土化 影响力 
祖先信仰、权力话语与民俗生境:八部大王传说圈多元共生形态的生成
《民族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73-89,共17页金媛 漆凌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一般项目“民间传说、仪式叙事与历史记忆——以八部大王传说为中心的历史人类学考察”(项目编号:CX20220656)阶段性成果。
八部大王身世传说的形态结构与地域分布表明,该传说圈内存在两个传播中心,即以龙山县农车镇向外发散的早期文化中心和以保靖、武陵源、石门等县区向外发散的土司文化中心。传说圈内祖先信仰与话语权力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此消彼长促...
关键词:八部大王传说 传说圈 回流 共生 民俗生境 
资料之学与方法之学: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知识生产理路及检视
《民俗研究》2024年第4期66-77,158,共13页漆凌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知识生产研究”(项目编号:20BZW200)的阶段性成果。
百余年来,中国民间文学学人立足浩瀚的典籍文献、鲜活的口头传统和多元一体的文化底色,在以西释中、中西对话、古今互通的知识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历史演进法、三重证据法、类型文化学、民间叙事生命树、全观诗学、神话主义、传说动力学等...
关键词:民间文学学科 学科危机 资料之学 方法之学 研究范式 学科体系 
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
《民族艺术》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漆凌云 
202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本土概念的体系化建构”(编号2024JZDZ045)阶段性成果
中国故事学本土化过程中形成了“类型文化学”和“生命树”两种研究范式。钟敬文的天鹅处女故事研究将类型学和文化人类学、考据学等相融合,开创了“类型文化学”范式。刘守华吸纳历史地理学派、比较文学、文艺学等理论,拓展至“故事文...
关键词:中国故事学 本土化 类型文化学 生命树 术语体系 
对《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的问答、评议与讨论
《民族艺术》2024年第4期54-61,共8页赵佩汶 漆凌云 朱佳艺 张佳伟 陈昭玉 俞明雅 阿部美佳 郑芩 李思羽 邵妍 区愫恩 
在讲座中,漆凌云教授集中检视类型研究与形态研究这两种学术取向,对钟敬文、刘守华、刘魁立所确立的经典范式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并结合近20年来学界的相关代表性成果,呈现了类型与形态研究中外融合与本土创新的学术谱系,在此基础上提倡...
关键词:中国故事学 本土化 类型研究 形态研究 术语体系 
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兼论民间故事起源研究被引量:3
《民族艺术》2022年第5期42-52,共11页漆凌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知识生产研究”(20BZW200)阶段性成果。
民间故事的起源问题是故事学界的经典话题,流传学派、文化人类学学派、历史地理学派均对此提出过“解决方案”。陈寅恪将流传学派、语文学与族群文化心理相融合,探赜“故事演变之公例”,“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开启了...
关键词:陈寅恪 民间故事 流传学派 起源研究 双向视角 
拓展·深化·反思--万建中民俗研究述评
《创作评谭》2022年第3期29-33,共5页漆凌云 
讲故事兴许是人类最早产生的文艺活动。作家是公认的最会用文字讲故事的人。万建中最初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因缘际会,虽没有实现用文字讲故事的作家梦,但成了研究故事的优秀学者。在旁人眼里,民间故事属于“瞎编”“白话”,难入学界法眼;...
关键词:民间故事 讲故事的人 民俗学研究 叙事法则 因缘际会 文艺活动 万建中 文化密码 
敬神祈福、家庭职责与自我抒怀——河底江村女性拜香客精神世界研究被引量:1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25-35,共11页漆凌云 严曼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南岳信仰传播与湖湘多民族文化交融研究”(19BZJ054);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故事的海外译介与传播研究”(19A498)。
长久以来,有关女性朝山进香活动的研究多从其单一的社会角色出发,忽略了她们在朝山进香时也拥有信众、乡土社会成员以及女性独立个体的三重身份,从而难以从全息视角对女性精神世界进行考察。对湖南省溆浦县河底江村女性拜香客的考察发现...
关键词:朝山进香 女性精神世界 女性角色 自我抒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