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本义》

作品数:1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廖名春张金岭林红潘洪利罗检秋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人民出版社清华大学四川联合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老子本义》看魏源的“气”学思想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34-40,共7页田晓 
在《老子本义》中魏源引入了"气"的概念。魏源用"血气"解释人天然的"争心"和欲望。他主张在个人修养上要"专气""贵柔",使柔弱的"冲和之气"充满人的内心。此外,魏源用"气化递嬗"解释社会历史的变迁。他认为,"自生自息而气运日趋于文",如...
关键词:   无为 
救世书解——魏源《老子本义》述评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23-28,共6页易孟醇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1011287A)
诠释《老子》是魏源探求经世之道的重要一站。他从理性上分辨了老学与儒学的区别,但在论述《老子》的社会价值、核心思想等方面,却极力引儒入老,以儒释老。认为《老子》的"真"或"本义"是救世,是欲"以太古之世矫末世之弊。"而儒家称道"...
关键词:经世 救世 太古 无为 无欲 
从魏源《老子本义》看老学的救世价值被引量:2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93-97,共5页吕锡琛 
魏源力图通过诠释《老子》以"矫末世之弊",他在《老子本义》中阐发了"不盈、务内"的管理之道、"利人外身"的处世哲学、贵贱同一的平等思想,充分彰显出老学所具有的"救世"价值,这些政治智慧是中华民族进行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关键词:魏源 老子本义 救世价值 政治智慧 现代政治文明 
经世致用与老子思想的融合——魏源《老子本义》思想剖析被引量: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32-37,共6页林红 
魏源从今文经学经世致用的原则出发,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诠解,并视《老子》为“救世之书”。他又结合自己的时代特点,对老子的社会政治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对“自然无为”、“无欲为体,无为为用”、“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小国...
关键词:经世致用 老子 魏源 
从郭店简论魏源《老子本义》的校勘(一)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B10期7-10,共4页廖名春 
邵阳魏源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开风气的人物,但囿于今文学派的立场和研究方法,在古典学研究领域的贡献却是有限的。比较起来,其二十七岁时作的《老子本义》,则是其中的皎皎者。对于魏源《老子本义》的研究,目前的成果多集中于其思想大...
关键词:郭店 楚简 魏源 《老子本义》 校勘工作 
《老子本义》与魏源的社会改革思想
《成人高教学刊》2003年第4期19-21,共3页谢恩廷 刘兰肖 
魏源社会改革思想的渊源是十分复杂的,《周易》、《公羊春秋》、《孙子兵法》以及《老子》等著作中所包含的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和变易哲学都被发掘并纳入其社会改革的理论体系中。在这些代表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中,除了《公羊》学说外...
关键词:《老子本义》 魏源 社会改革 辩证法思想 救世哲学 
郑环《老子本义》研究被引量:1
《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115-122,共8页李素萍 
关键词:老子 哲学思想 治国理念 人生理想 郑环 《老子本义》 
“辅车相依”的出处问题
《辞书研究》1997年第6期149-150,共2页舒宝璋 
关键词:辅车相依 《吕氏春秋》 《说文解字义证》 韩非子 《古书虚字集释》 《汉语大词典》 《春秋左传注》 《说文解字注》 古代汉语虚词 《老子本义》 
老庄的民本思想被引量: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37-41,共5页张金岭 
老庄的民本思想张金岭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至春秋战国渐成一股思潮,历经整个封建社会而不衰。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转折时期,它又成为中国人接受近代民主思想的内部基因。民本思想于是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最强者,在思想史上占据重要...
关键词:民本思想 《庄子》 统治者 爱民治国 《老子》 薄赋敛 《老子本义》 儒家 以百姓心为心 民无不为本 
精神、手法有同老子——读《韩非子·说林》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37-39,53,共4页杨旭升 
太史公著《史记》,传历史人,列传中有将思想同一源流合为一传者,《老庄申韩列传》即此类。早年读史,不求甚解。老子无为,清静自正,韩子用世,强调人为,何得以类相从?年来读老子五千言,浏览《韩子》,始知太史公目力如炬,无不察照。韩子不...
关键词:韩非子 太史公 手法 五千言 《论六家要指》 《老子本义》 《随园诗话》 庄子 《史记》 马识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