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记》

作品数:56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莫铮宜雷阿勇王立新张雅斐鄢忠秀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宁波教育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宗教学研究》《中东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北方文学(中)》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未完成的女性意识萌芽《路得记》的寡妇叙事及其文化内涵
《中东研究》2023年第1期39-54,281,282,共18页黄杭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希伯来文学经典与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内文学、文化交流研究”(15ZDB088);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犹太女性的大屠杀小说研究”(19WWC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明交流互鉴视角下的希伯来圣经研究”(22JDT30003)的阶段性成果。
《路得记》是希伯来文学的著名作品,也是经典的希伯来寡妇叙事文本。故事通过聚焦路得和拿俄米的寡妇身份及境况,反映古代以色列寡妇群体的生存困境和精神焦虑,揭示传统寡妇救助模式的局限性,由此为寡妇摆脱困境构造了一条自救之路。同...
关键词:寡妇叙事 寡妇救助模式 女性意识 民间话语 《路得记》 
《路得记》2:3-17之“好客”主题解读
《圣经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152-181,共30页彭昱森 
《路得记》2:3-17是一则以“好客”为主题的关键片段。路得的身份在此之前历经了双重转变,即成为绝对的异乡人与强制的匿名者,其个体性因类型化而被还原为“摩押女子”,致使其先后遭遇收割者的冷漠与监督者的敌意。波阿斯因雅威的介入...
关键词:异乡人 匿名者 冷漠 敌意 好客 
《路得记》女主人公“他者”性别形象超越的层次性
《理论月刊》2022年第1期152-160,共9页李瑛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元人论’在基督教思想史上的流变及影响考论”(18BZJ026)。
传统父权社会秉持男性本位的制度文化,从宗教哲学关系本体论角度看,女性位置在父权视域的性别关系中基本上是在具有相对主体地位的"我—你"与处于绝对客体位置的"我—它"之间流转。在女性主义研究中,"女性"概念的研究起点是性别客体"他...
关键词:绝对他者 相对他者 我—你 我—它 
《路得记》与《董祀妻传》"汉赎胡归"的跨文本阅读
《圣经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216-243,共28页彭柏林 
《路得记》与《董祀妻传》都是以"胡女"为主角的"归汉"故事.以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对二者进行创造性的跨文本阅读和阐释,比较两位作者在文学写作手法、两个民族在理解律例与信仰的关系、两种文化在处理自己的民族性三个方面的差异、共性、...
关键词:《路得记》 《董祀妻传》 汉赎胡归 
旧约叙事解读——以《路得记》为例
《天风》2021年第1期28-29,共2页汤士文 
《路得记》是一篇脍炙人口、温馨动人的短篇故事,是希伯来文学中的珍珠。施莱德声称:"世上没有别的诗人写过一篇比这更美丽的短篇故事。"《路得记》讲述了信仰女英雄路得的故事,属于叙事文体,故可采用叙事释经的方法对本篇加以解读。所...
关键词:希伯来文学 女英雄 叙事文体 短篇故事 《路得记》 旧约 叙事解读 释经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圣经批评中的运用——以罗兰·玻尔对《路得记》的诠释为例
《宗教学研究》2019年第4期7-14,共8页张雅斐 
2018年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人才引进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本文主要讨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圣经批评中的运用,以澳大利亚著名马克思主义圣经研究学者罗兰·玻尔为研究对象,以他对《旧约·路得记》的解读为分析案例,探讨作者如何借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阶级斗争理论,从阶级、家族和性别三...
关键词:罗兰·玻尔 《路得记》 阶级斗争 女性主义 
族外婚、日常化书写与世俗人生——《路得记》的民间话语书写
《圣经文学研究》2019年第1期208-229,共22页黄杭西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伯来文学经典与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内文学、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15ZDB088)的阶段性成果~~
古希伯来文学作品《路得记》的审美与创作具有独特的民间话语书写特征,表现为重塑族外婚形象、运用日常化书写策略,和注重世俗人生,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重新阐释了'神意决定论'所主导的权威叙事,发出边缘群体的呐喊,并形成一种迥异的诗...
关键词:《路得记》 民间话语 族外婚 日常化书写 世俗人生 
《路得记》与《以斯帖记》的历史文化意蕴与诗学风格
《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7期9-16,共8页王立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希伯来文学经典与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内文学文化交流研究"(15ZDB088)阶段性成果
《路得记》和《以斯帖记》在《希伯来圣经》中是两部联系着不同历史时期民族记忆的特别的经卷。它们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以不同的诗学风貌讲述了主题意蕴截然相反的故事。文章认为,这两部经卷是属于"历史小说"性质的文本,其与时代背景...
关键词:《路得记》 《以斯帖记》 历史意蕴 诗学风格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路得记》中的生态书写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X期110-111,共2页郭小婷 高军 李艳平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圣经》作为西方文化和文明发源之一,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开始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圣经》文本进行解读,充分认识到了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本文以《圣经》中的《路得记》为例,描写了人与大地、男女和谐的两性关...
关键词:《路得记》 圣经 生态批评 
凄美的田园牧歌:《路得记》的文学特征
《文学教育》2017年第1期19-21,共3页刘建国 
作为希伯来文学的珍珠,《路得记》在欧美文化里有着广泛的影响。现在它也逐渐被国人所知。历年来学者们对它做了各种各样的解读。然而,只有了解作品的文学特征,才能更深地认识和理解它的属灵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希伯来 《路得记》 主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