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

作品数:47被引量:6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桃花王建文陈超孙红颖陈沿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神州》《新疆财经大学学报》《外语学刊》《人力资源管理》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普宁》的生命政治叙事
《当代外国文学》2024年第3期96-102,共7页陈泓杉 
纳博科夫的《普宁》叙述俄国流亡知识分子在美国的求生绝境和荒诞遭遇,再现跨文化语境下流散主体的文化商讨和自我塑形,以小人物和碎片化小叙事所蕴含的生命政治记录其社会心理轨迹和文化震撼。本文拟从当代权力话语理论,特别是身体研...
关键词:纳博科夫 《普宁》 生命政治叙事 跨文化语境 
纳博科夫《普宁》的叙事游戏
《莲池周刊》2024年第13期0044-0046,共3页邓文宣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作为一位俄裔美籍作家, 一直以来凭借着自己精湛的叙事艺术,位立于二十 世纪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家之林。在他的 第四部用英语完成的小说《普宁》中,纳博科夫再一 次用高超的叙事艺术将主人公普宁那种无人...
现实主义的《普宁》:历史在场与政治介入被引量:1
《外国文学》2021年第5期84-95,共12页喻妹平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纳博科夫小说伦理美学思想研究”(2019EWY017)。
《普宁》被视为后现代学院小说经典,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维度,体现出作家的政治介入。小说折射纳博科夫个人经历,指涉20世纪前半叶的历史事件——俄国革命、纳粹暴行等,以轻盈的艺术笔触暗示当时俄国侨民艰难的历史境遇;作家试图纠正外...
关键词:纳博科夫 《普宁》 历史在场 政治介入 
文学市场化与《普宁》的文本生成策略
《国外文学》2021年第2期76-85,157,共11页喻妹平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纳博科夫小说伦理美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9EWY01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将纳博科夫小说《普宁》的文本生成置入20世纪中期美国文学出版业不断发展的历史语境,探讨纳博科夫与美国文学市场之间的关系,揭示作家对文学市场态度的转变过程;同时聚焦《普宁》文本生产动机,写作、发表过程与市场因素的互动,讨...
关键词:纳博科夫 《普宁》 文学市场化 写作策略 
流亡与还乡——论《普宁》的主题兼及纳博科夫的文化立场被引量:1
《当代外国文学》2021年第2期113-120,共8页王立峰 
在小说《普宁》中,纳博科夫塑造了一个看似举止可笑实则内心高贵的俄国流亡知识分子形象,通过叙述视角的变化以及反讽、戏仿等修辞技巧的应用,将流亡的主题最终升华成现代人普遍的精神困境,进而回应了浪漫主义时代以来就已经开启的还乡...
关键词:纳博科夫 《普宁》 流亡 还乡 文化立场 
《圣经》与灰姑娘视角下的《普宁》
《品位·经典》2020年第2期4-5,29,共3页陈超 
《普宁》是纳博科夫第一部受到美国读者重视的小说。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在尽量多地把握细节、忠于原文本的基础上,将小说与《圣经·旧约》和灰姑娘的故事进行比较性阅读,认为普宁的人物原型是约伯、保罗和灰姑娘三人的融合体,三位原型人...
关键词:《圣经》 《普宁》 灰姑娘 原型人物 
《普宁》的国内研究现状与问题——以中国知网论文为例被引量:1
《品位·经典》2019年第9期1-4,共4页陈超 
2019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19SWC-041):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ESP“金课”教学体系构建与资源建设研究——以烹饪英语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纳博科夫小说《普宁》自1981年由梅绍武先生译介入中国以来长期困扰着中国读者和研究者。细读中国知网自1994年以来收录的《普宁》研究论文,梳理国内学者《普宁》研究方面的争议与共识,探讨因文化差异和文本误读而产生的问题,以期把握...
关键词:《普宁》 文化流亡 中国知网 文化差异 文本误读 
《普宁》的话语空间解读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39-47,共9页阳丹丹 
纳博科夫的《普宁》通过一系列空间断裂性的描摹,使文本呈现出一种充满矛盾的弯曲空间,以至于普宁成了多重空间下的"差异"存在,这种差异主要在于作家对话语空间建构的策略性运用。由于言语的二维平面和文本中象域的结合,所产生的四维审...
关键词:纳博科夫 《普宁》 话语空间 身份建构 
纳博科夫《普宁》中的流散意识
《文教资料》2018年第26期12-13,66,共3页堵文晖 
2015年校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纳博科夫作品的叙事伦理研究"(项目编号:KYY15507)的阶段性成果
《普宁》是体现费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流散思想的代表之作,从时间流散、地域流散到精神流散三方面解读普宁的行为举止,展现出纳博科夫一生漂泊、置身于多种异质文化的流散经历,揭示纳博科夫对故土怀念、无根漂泊及对自身文化身份焦虑的...
关键词:纳博科夫 时间流散 地域流散 精神流散 流散意识 
浅析小说《普宁》的叙述视角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2018年第7期640-640,共1页郭天丽 
本论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纳博科夫叙事文本的不确定性研究,项目编号:12514153。
小说《普宁》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后现代文本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全知叙述视角、限制叙述视角和隐含作者的分析,意在指出纳博科夫叙事语言的不确定性和叙事文本的趣味性、游戏性,揭示出作者的美学思想和...
关键词:普宁 全知叙述 限制叙述 隐含作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