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赋注》

作品数:20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道彬郭全芝黄建荣蒋立甫朱闻宇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淮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业考古》《文艺评论》《名作欣赏(上旬)》《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谈《屈原赋注》的考据方法
《黄山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77-82,共6页魏红玲 
《屈原赋注》文辞约要,精于“因声求义”之理,从字音入手推敲原文之意,常以“语之转”标注。广引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尔雅》《说文解字》等字书、古注、《史记》《礼记》等古籍,利于厘清文意,为后世屈赋考据提供了方法依据。
关键词:戴震 屈原赋注 考据 
慰忠魂以祭享,张士气而高歌——《国殇》论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9年第10期37-40,共4页赵逵夫 
我关于《九歌·山鬼》的一篇应约同另外三同志的文章共为一组,刊于今年的《博览群书》第3期,这里不再重刊。下面谈《国殇》。《国殇》一诗,是祭祀为国壮烈牺牲者的歌舞辞。关于“国殇”之义,洪兴祖、朱熹并说:“谓死于国事者。《小尔雅...
关键词:《国殇》 《小尔雅》 高歌 士气 《博览群书》 《屈原赋注》 洪兴祖 国事 
戴震《屈原赋注》的训诂特点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9年第24期14-17,共4页于雅妮 
本文以清代学者戴震的《屈原赋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归纳,认为其具有"实证主义""简明""在楚言楚"以及"儒家色彩"的训诂特点。
关键词:屈原赋注 戴震 训诂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底本考辨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4年第12期123-126,共4页朱闻宇 
楚辞原文的校勘是注释的基础工作,选择合适的底本则又是校勘的前提。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与王夫之《楚辞通释》、戴震《屈原赋注》被誉为清代“鼎足而三”楚辞学著作,欲探讨其注释的学术背景,需首先考察所用底本。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关键词:《楚辞通释》 底本 考辨 《屈原赋注》 学术背景 《通释》 王夫之 楚辞学 
戴震《屈原赋注》与王逸古注异同被引量:1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郭全芝 
戴震《屈原赋注》和王逸《楚辞章句》都体现出对屈原的推崇,但对屈原作品的看法与解释则是异同互见。注释尚简是两者的共同追求。王逸的《楚辞》注释略微复杂,一方面注者有时引经据典,或对原文作引申阐发;另一方面又主要是对本文字词进...
关键词:楚辞章句 屈原赋注 解说异同 训诂主张 训诂方法 
戴震《屈原赋注》成书考——兼论《安徽丛书》本《屈原赋注初稿三卷》为伪书说
《古典文献研究》2013年第1期309-334,共26页許子濱 
一绪言1936年,《安徽丛书》编印时,许承尧(1874-1946)将得自"湖田草堂"的《屈原赋注》写本(仅存《离骚经》、《九歌》、《天问》三篇),题为"屈原赋注初稿三卷"(下文引此,简称《初稿》),附印于《屈原赋注》刻本(包括《屈原赋注》、《通...
关键词:《九歌》 兼论 离骚经 《天问》 通释 召南 汪梧 文引 天問 九歌 
穿越两千年的共鸣——戴震《屈原赋注》成因管见
《农业考古》2010年第4期150-152,184,共4页李思华 
关键词:戴震 成因 屈原 共鸣 哲学思想 个人性格 明清时期 哲学家 
戴震《屈原赋注》思想内涵的自我超越——以《离骚》解说为中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30-134,共5页汪大白 
戴震《屈原赋注》的定稿本相对于初稿本,在文本解读与思想认识上实现了重要的超越,主要是突破了单一的人格主题,强化了"怼君"的政治内涵,从而更加准确地揭示了《离骚》的精髓,最大限度地释放出屈原作品所蕴含的批判能量。
关键词:戴震 《屈原赋注》 定稿本 初稿本 思想 超越 
论戴震《屈原赋注》的文学观点
《云梦学刊》2008年第4期43-46,共4页徐道彬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重大课题(06JJD76000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07JJD770112)
学术界一般认为,考据学家与文学家治学异途,各有长短,无人能够兼而善之。事实上,清代考据学大师戴震主张"义理、考核、文章"的统一,体现出对文学艺术方面的重视。其《屈原赋注》极力推崇屈原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表现了考据学者的文学评...
关键词:戴震 《屈原赋注》 文学评论 
戴震早期哲学思想再认识——以《屈原赋注》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2-15,共4页徐道彬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0601026C);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005SK033)
学术界一般认为:戴震早年受新安朱子学的影响,是程朱理学的信徒,在思想上为唯心主义者。但从戴震早年的著述考察,他对二程和朱熹的态度始终如一。可以肯定,早年的戴震与晚年一样,始终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关键词:戴震 《屈原赋注》 唯物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