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

作品数:187被引量:2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富中王希明甘雪莉孔丹凤刘倩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侨中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建设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苏武传》称谓语内涵探析
《语文建设》2025年第1期60-62,共3页于立娜 李彬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高中语文‘公民体验式’学习的实践研究”(批准号:D/2021/02/343)研究成果。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获得文化的过程。《苏武传》中人物对话使用的称谓语因时间而变,因地点而变,因对象而变,且都别有深意,有时称“汝”,有时称“字”,有时称爵位,有时却又完全不用称谓,既展现了史家笔法和语言之美,又...
关键词:《苏武传》 称谓语 含蓄隐晦 客观严谨 尊儒宗经 
史传文思辨性阅读的三个维度——以《屈原列传》《苏武传》联读教学为例
《语文建设》2024年第21期31-35,共5页夏红梅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若干史传类文本。相比于传统的史传文教学,“三新”背景下的史传文教学更突出思辨性和文化性,强调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作品,要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
关键词:史传文 思辨性阅读 联读教学 阅读维度 
“一体四面”教史传——以选择性必修中册《苏武传》为例
《语文建设》2024年第3期69-71,共3页刘琦 
本文遵循史传文学的文体特征,以类性特征撬动篇性特点,以“一体四面”为具体路径,确定教学内容,优化阅读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维度理解、鉴赏、评析史传史论作品,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关键词:史传史论 类性特征 一体四面 路径策略 
《苏武传》写人艺术浅探
《语文建设》2022年第21期36-39,共4页李忠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基于学生心智发展的中学语文深度学习的行动研究”(批准号:R-b/2018/03)研究成果。
要想更加深入地认识苏武其人,必须了解《汉书》的写作视角,观照《李广苏建传》的叙事背景,并与《史记》相关内容进行比较鉴赏。对于《苏武传》的解读,应在力求还原历史真实的过程中,品味以矛盾冲突彰显人物大义、以对比映衬突出人物性...
关键词:矛盾冲突 对比映衬 细节描写 《苏武传》 
《苏武传》注释商补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09年第5期62-63,共2页董玉芝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四册(人教版2006年)选有《苏武传》一文,文中某些注释尚有值得商补之处,为了使教材更臻完善,笔者不揣鄙陋,胪陈数条于下,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苏武传》 商补 注释 实验教科书 《语文》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人教版 
《苏武传》注释指瑕
《语文建设》2009年第1期70-71,共2页谢政伟 
《苏武传》是普通高中课70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四册(人教版2006年)的篇目之一,笔者在研读时发现教材在注释方面存在一些可商之处,谨提出来以供编者及广大读者参考,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苏武传》 注释 指瑕 实验教科书 《语文》 普通高中 人教版 第四册 
《苏武传》与《马说》中的二则注释
《语文建设》2002年第7期21-22,共2页徐莉莉 
关键词:注释 文言文阅读 商榷 教材 增加 要求 课文 《马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