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作品数:2140被引量:52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付开镜张心科范子烨胡牧邓福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桃花源记》的理想与现实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22年第28期91-93,共3页范宇佳 
《桃花源记》是古代优秀散文之一,在解读的过程中可以从文章本身出发,结合“记”的记叙、抒情作用并关注文本中的意象与写作背景,探究文本背后隐藏的深刻意义,力求对文章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
关键词:《桃花源记》 陶渊明 自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叙事性解读
《文学教育》2022年第17期35-37,共3页郭立南 
《桃花源记》作为陶渊明的代表作,学界对其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经久不衰,成果亦是层出不穷。学界已有不少学者从叙事学角度对《桃花源记》进行作品的解读,体现了研究的新意。通过综述发现,学界以叙事学为方法论解读《桃花源记》尚有掘进...
关键词:《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叙事性 
《桃花源图》环境意象构成及组织方式分析
《文学教育》2022年第17期38-40,共3页查艳 黄小璇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孕育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典型意象——桃源意象。历代作者在自己的诗词绘画中塑造这一意象来叙述自身情感表达自身追求,桃源意象的内涵和意蕴也被不断丰富和扩展。本文选取仇英的《桃花源图》,在对其场景特性与环境...
关键词:陶渊明 《桃花源记》 《桃花源图》 桃源意象 环境意象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桃花源记》
《文学教育》2022年第8期112-114,共3页刘杰 
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这对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出来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潘庆玉教授执教的《桃花源记》一课中,包含了文言文语言的学习、思维的训练、审美的熏陶与《桃花源记》内在文化的学习,很好的落实...
关键词:核心素养 《桃花源记》 文言文教学 
《桃花源记》文本解析与教学策略
《文学教育》2020年第16期126-128,共3页张燕 
宁波大学高级别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宁大政[2019]43号)。
《桃花源记》作为经典篇目,多次被选入各版本语文教材中。散文以武陵渔人为线索人物,将现实与理想境界联系在一起,论文基于结构主义的二项对立理论,结合作者生平与文章写作时代背景,紧扣文本挖掘出三大对立关系:"虚"与"实"的空间层面对...
关键词:《桃花源记》 二项对立 融合策略 
文体辨析与教法选择:以《桃花源记》为例
《文学教育》2020年第5期60-62,共3页饶向阳 
本文从《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出发,探讨对古典叙事文学作基于现代文体特征的认知的教学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改变基本上只从语言的文言特征组织教学的固定教学模式上寻求启发.
关键词:《桃花源记》文言文 文体 教学法 小说 寓言 
《桃花源记》教学课例
《文学教育》2015年第9期100-101,共2页孙颖 
本课例为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桃花源记》一课的第二课时。本课例详实地展现了新课程下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具体呈现了朗读、翻译、理解三环节的处理方法,及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交流学习以及教师指导是如何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充分突出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教师指导 
《桃花源记》的艺术精探
《文学教育》2013年第19期38-39,共2页袁佳栋 
唐代画家张彦远在谈画画技法时说:"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俱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论画体》)也就是说画画时要"以少胜多",以点带面,切忌全面而细密。看来《桃花源记》是深谙此道,不愧精品。
关键词:《桃花源记》 人物 结构 语言 
桃花源新探
《文学教育》2013年第2期26-27,共2页邓子华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里?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近年来,人们发现湖北省竹山县的武陵峡与《桃花源记》十分相似。其证据来源:从地理概貌中寻找证据;从历史的记载中找到证据。
关键词:《桃花源记》 桃花源 武陵峡 
《桃花源记》教学策略略谈
《文学教育》2012年第22期70-70,共1页闵官虎 
《桃花源记》教学策略主要在语言和内容上动脑筋,在教学中有效处理好这两个方面,学生就能真正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关键词:《桃花源记》 语言 内容 教学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