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

作品数:20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钱理群张业松王澄霞徐武俊程海岩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现代中文学刊》《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长治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增删之际的隐微——试论《风筝》的改写被引量:4
《现代中文学刊》2021年第4期47-52,共6页张业松 
作为《野草》中的名篇,鲁迅散文《风筝》因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向来得到比较多的讨论,包括对其与早期版本《我的兄弟》之间的异同的讨论。这些讨论往往围绕"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展开,其中对"主题思想"的讨论又往往集中于"思想来源"...
关键词:鲁迅 《风筝》 《我的兄弟》 改写 罪与恕 存在的哲思 
《风筝》一文到底要表达什么被引量:3
《鲁迅研究月刊》2019年第2期23-29,37,共8页王澄霞 
江苏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偏误与重构"(17ZWA00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17ZDIXM159)阶段性成果
散文《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是鲁迅对刊载于1919年9月9日《国民公报》“新文艺栏”的《我的兄弟》一文的旧作重写。《风筝》最初发表于1925年2月2日《语丝》周刊第12期,后收入1927年7月由北新书局初版的散文诗集《野草》。《风筝》...
关键词:《风筝》 《我的兄弟》 散文诗集 1927年 《语丝》 《野草》 北新书局 新文艺 
改写:追索作者心曲的秘径——从《我的兄弟》到《风筝》的启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12X期10-12,2,共4页姚亮 
贵州大学引进人才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贵大人基合字(2015)022号
一郜元宝认为,鲁迅《野草英文译本序》所回避的篇章(除《狗的驳诘》《立论》《死后》《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外)是《野草》最难解的[1],连《题辞》在内正好占一半,《风筝》即其中一篇。但与其中大多数篇目相比,《风筝》受到的重视程...
关键词:《风筝》 《野草》 周作人 未完成事件 一以贯之 
如何从写作素材中提炼好作品的主题——以鲁迅的《我的兄弟》到《风筝》为例
《写作(中)》2015年第11期45-47,共3页夏智 
鲁迅的《我的兄弟》(见附文)与《风筝》(见沪教版初三语文教材)写了同样一件事:我向来不喜欢放风筝,而弟弟喜欢放风筝,我却厌恶弟弟这种玩物丧志的行为,不许弟弟放风筝,有一次竟然把弟弟做的风筝踏碎了,多年后,想起这件事情...
关键词:《我的兄弟》 《风筝》 写作素材 鲁迅 作品 提炼 放风筝 语文教材 
汤潮《我的兄弟》获赵本山钦点成《老兵》片尾曲
《音乐时空》2014年第5期8-8,共1页
春节似乎刚刚从我们身边走过.谈到春节期间的春节晚会和小品。恐怕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北京电视台的春晚小品《真的想回家》,《真的想回家》中的植物大战僵尸和汤潮作词作曲演唱的歌曲《真的想回家》让人无法忘记,歌曲《真的想回家...
关键词:《我的兄弟》 《老兵》 汤潮 赵本山 片尾 春节晚会 北京电视台 春节期间 
含蓄的爱 隐忍的恨——从《我的兄弟》到《风筝》被引量:1
《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42-45,共4页程海岩 
鲁迅的《风筝》一文通常被认为反映了封建残余的宗法思想对儿童"精神的虐杀"以及作者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但是,《风筝》与鲁迅早在1919年发表的文章《我的兄弟》相比不难发现,这两篇文章是对同一素材的书写——都是关于孩提时代破坏小...
关键词:鲁迅 周作人 兄弟关系 
叙事的魅力:《风筝》与《我的兄弟》比较阅读
《语文建设》2011年第9期44-47,共4页王平 
收入中学语文教材的《风筝》一文,是鲁迅散文集《野草》的篇目之一,写于1925年。此前,鲁迅曾于1919年以“神飞”为笔名发表过该文的雏形《我的兄弟》。二者是同源同构,即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个题材进行创作,形成两个不同文本。
关键词:《我的兄弟》 《风筝》 比较阅读 叙事 中学语文教材 《野草》 散文集 鲁迅 
对比解读鲁迅先生的《我的兄弟》和《风筝》
《西江月》2010年第11期50-55,共6页钱理群 
鲁迅是一位文章大家,大概因此,经常有年轻人向他请教文章应该怎么写,于是鲁迅写了一篇文章来回答,题目却是"不应该那么写",介绍了一位苏联文学评论家的主张:"应该这么写,
关键词:鲁迅 放风筝 解读 写文章 学习写作 心理描写 苏联文学 文本对照 回忆 细读 
从《我的兄弟》到《风筝》——鲁迅创作理路管窥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3期41-42,共2页易珏 崔耕 
《野草》的《风筝》是对鲁迅早期作品《自言自语》中"我的兄弟"的改写与再创造。虽然两篇文章都在叙述同一件事情,但文内所呈现的叙事手法与作者姿态都有天壤之别。本文试图通过对风筝的阐释,进入对风筝隐喻的分析与作者心理的解构,并...
关键词:风筝 潜意识 矛盾 
对比解读鲁迅先生的《我的兄弟》和《风筝》被引量:11
《文学教育》2010年第1期4-7,共4页钱理群 
《我的兄弟》和《风筝》这两个文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前者看作一个素材、草稿,后者才是最后的完成稿。从《我的兄弟》到《风筝》的过程,是一篇文章从酝酿、准备、起草到最后形成的过程。这对我们的写作是大有启发的。许多同学常常有...
关键词:《我的兄弟》 《风筝》 鲁迅 解读 对比 文学评论家 文章 年轻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