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走向

作品数:81被引量:20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孙国忠刘鹤玲王秀臣汪受传李立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务院侨办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构建逻辑自洽的学术概念体系——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走向被引量:1
《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43-56,174,175,共16页张分田 
夯实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逻辑基础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全面检索文献,完善事实陈述,厘定学术定义,避免逻辑缺陷等诸多环节。学术概念创新是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完善和创新学术概念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客观...
关键词:逻辑自洽 学术概念 政治思想史 学术话语体系 
当代藏族文学研究的多元实践与学术走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4期141-142,共2页增宝当周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创建期,此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当代作家文学方面研究成果不多,此阶段只有《介绍藏族战士饶介巴桑的诗》等少量评论文章。改革开放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文艺评论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藏族文学 当代作家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学术走向 
创新校本教研组织,成就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家》2024年第18期23-23,共1页张丽文 
当前,以“双减”为着力点的教育改革和有效落实“双新”之后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变,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创新校本教研组织,能够有效促进学校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研究型的教师队伍,从而为高质量育人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 有效促进 基层学校 学术走向 研究型 有效落实 教师队伍 
当代藏族文学研究的多元实践与学术走向
《西藏研究》2024年第1期139-145,160,共8页增宝当周 
新中国成立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当代藏族文学的蓬勃发展,这一领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回顾当代藏族文学研究的实践历程,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对文学社会历史内涵的阐释、对文本审美意味的挖掘、...
关键词:当代藏族文学 学术史 文学批评 
从学术走向公众:当代中国“内卷”概念及其话语变迁被引量:13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8期39-48,共10页邹军 何镇辉 
“内卷”内涵的变化和阐释主体的转移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转型中国面临的某种“结构性丧失”,如中间群体特有的焦虑及引发的非理性竞争。同一时期火爆社交网络的其他流行语,也是这种结构性丧失和中间群体普遍心态的体现。在媒介塑造的自...
关键词:内卷 概念史 流行语 媒介化 
《向导》的百年精神“向导”与跨世纪学术走向被引量:1
《新闻春秋》2023年第2期21-28,共8页郝雨 郑立蓬 
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初心”话语建构与红色报刊传播》阶段成果,基金号:2020BXW008;上海大学书院导师实践项目:红色报刊传播与中国共产党“初心”话语建构。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媒介的理论表述、系统建构和舆论宣传。100多年来,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创办了大量革命报刊,《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中央级政治机关报,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影响最大的报刊之一,是中共早期创...
关键词:《向导》周报 党报 舆论宣传 
《中国哲学通史》:重整“精神家园”的中国哲学史新书写被引量:1
《中国出版》2023年第4期70-70,共1页陈乾奕 
中国哲学的出现是中国学术走向现代的必然。纵观中国哲学研究百年来的发展,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对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正是百年来一代代学人倾其心力对中国哲学史的不懈书写塑造和更新了人们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郭齐勇教授主...
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 精神家园 学术走向 中国哲学研究 学术版 武汉大学 十卷本 
深入本土:近10年华夏传播研究的知识图谱及学术走向被引量:6
《传媒观察》2023年第1期35-49,共15页王学敏 潘祥辉 
华夏传播研究是一种面向历史和传统的、中国本土取向的传播学研究,迄今已走过近30年的发展历史。近10年来,华夏传播学的研究飞速发展,这既与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有关,也体现了传播学科发展的...
关键词:新时代 华夏传播 传播考古学 本土化 综述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的学术走向与方法论意义——《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教学与辅导之十三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2年第6期203-210,I0002,共9页杨民康 
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双一流”建设经费(20)支持项目“中国乐派合作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0201013(007))的阶段性成果。
从跨学科和元理论角度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及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问题,不仅涉及自身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的系统化、精微化建设,并且还关乎我们如何认清这些理论建设和实践行为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学术空间中的坐标和走向,进而向国际学术...
关键词: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 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 民族音乐学 仪式音乐研究 
六艺之变与中国古典学术的生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9期63-64,共2页王秀臣 
古典学术是古典时代伟大的文明成就和精神标志,具有本源与恒久意义,六艺是古典时代中华文明的伟大精神创造,是中国古典学术的精神元典,也是中国古典学术走向成熟和体系化的逻辑起点。“六艺之变”分别从学科进化、生成机制、语文特征、...
关键词:古典时代 学术走向 六艺 中华文明 伟大精神 生成机制 价值内涵 体系框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