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原人》

作品数:42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徐建勇郭齐勇陈战国张秀娟张克政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区分“合乎道德的行为”--以冯友兰《新原人》为中心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2期70-79,共10页刘永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ZX118)。
冯友兰在阐述他的境界论时,创造性地对“合乎道德的行为”进行了区分(1)。他以觉解为根本依据,将此类行为进一步区分为自发的合乎道德的行为、自利的合乎道德的行为、道德行为与超道德行为四类,并且认为只有道德行为具有道德价值,自发...
关键词:冯友兰 合乎道德的行为 觉解 动机 
评冯友兰的新形上学(评论)
《作品》2021年第7期45-53,共9页杜国庠 
前言冯友兰氏数年来发表五种著作,建立了他的“新形上学”体系和新道统。首先以《新理学》宣布了所谓“全新底形上学”的体系,自许为“最哲学底哲学”;最近以《新原道》建立了他的新道统,自命为独接“中国哲学的精神”;中间三种——《...
关键词:冯友兰 形上学 《新事论》 新原道 《新理学》 《新世训》 新道统 《新原人》 
有觉解的教育人生
《师道(人文)》2021年第6期1-1,共1页冯俊意 
“觉解”一词出自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之一的《新原人》,书中作如下解释:“人作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他于作某事时,自觉其是作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也可以说,觉解就是自觉和了解,但又不止于此。书中说:“...
关键词:冯友兰先生 觉解 人生意义 《新原人》 贞元六书 人生智慧 禽兽 
试释冯友兰的“觉解”
《华夏文化》2021年第1期28-29,共2页陆建华 
冯反兰哲学的精华在于其所提出的人生境界说。在讨论人生境界时,冯友兰引入“觉解”这个概念,认为人生境界决定于“觉解”,人生境界的高低、不同决定于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这说明冯友兰人生境界的关键点在“觉解”,不过,他...
关键词:冯友兰 人生境界说 觉解 宇宙人生 《新原人》 关键点 
印顺缘何批评冯友兰
《哲学分析》2020年第4期183-195,共13页阎韬 
1943年在西南联大任教的冯友兰先生(字芝生,1895-1990),出版《新原人》。此书是《贞元六书》之第四种,它用新的观点重建儒家的人生哲学,帮助当代人寻找生活的意义,产生了较大影响,可以说是六书中最为人们关注的一本。此前他出版的《新...
关键词:冯友兰先生 道德理性 《新世训》 人生哲学 印顺 《新原人》 人生事业 西南联大 
试论冯友兰与唐君毅的道德观之异同——以《新原人》与《道德自我之建立》为中心被引量:1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39-46,共8页欧阳祯人 李想 
冯友兰与唐君毅在相近时期先后完成道德哲学的著作《新原人》和《道德自我之建立》,冯友兰重视道德之理、社会规律和人的觉解,有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之分;唐君毅关注心之本体的自觉,论述心能"超越现实自我限制"。冯友兰主张恶的根源在于...
关键词:冯友兰 唐君毅 觉解 自觉 恶的根源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汉字文化》2020年第2期168-169,共2页裴子涵 
冯友兰作为中国近代哲学第一人,同时也是一名极其优秀的学者与教师。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与《中国哲学简史》中都提到了人生四境界,即人生境界应该划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天地境界。四层人生境界逐级上升,...
关键词:冯友兰 《新原人》 《中国哲学简史》 人生境界 思想政治教育 
功利是人生的低级境界
《人生与伴侣(智慧)》2018年第12期16-17,共2页冯友兰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这里更清楚地解释一下这个话的意思,似乎是恰当的。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
关键词:人生 功利 中国哲学 《新原人》 精神境界 觉解 
关于人生的境界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8年第11期8-8,共1页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
关键词:人生境界 《新原人》 意义 
我的散文观
《满族文学》2018年第5期118-126,共9页蒋建伟 
1中国在二千五百年以前,诞生了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他写过《道德经》,其中有很多至理名言,比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有"以柔克刚",还有"上善若水"……还有很多治国理念,包括一个民族的精神,都在这本书里面有反映。不同的人,...
关键词:《中国哲学简史》 散文观 《道德经》 哲学思想 《新原人》 《新世训》 《新理学》 现代新儒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