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作品数:33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贺仲明张建宏彭凤王立宪彭永俊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暨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雨花》《科学咨询》《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学语文》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歌画师”在艺术中游弋
《今日中学生》2025年第2期22-25,共4页蒋佳成 
艾青,1910年3月27日出生于浙江金华,原名蒋正涵,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他是我国诗坛一颗璀璨的星星,创作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等传世名篇。自幼对美术充满热情的艾青,将美术的美学观念融入诗歌创作1凭借独特...
关键词:曾用笔名 艾青 现代诗歌创作 浙江金华 《我爱这土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蒋正涵 美学观念 
抗战语境下艾青与穆旦诗歌中的“土地”意象——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赞美》为例
《中国故事(传统)》2023年第12期8-13,共6页魏雪梅 
一、抗战母题与土地意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巨大的灾难在中国的土地上惊人地展开,面对山河破碎的景象,为了早日争取民族自由、独立,文艺工作者们结成了最广泛的抗战文艺战线,试图以文艺创作为武器,唤醒中国大地上的人们。于是,战...
关键词:文艺战线 文艺工作者 文艺创作 抗战诗歌 艾青 抗战语境 抗战文艺 穆旦诗歌 
抗战语境下艾青与穆旦诗歌中的“土地”意象——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赞美》为例
《中国故事》2023年第12期8-13,共6页魏雪梅 
抗战语境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成为文艺战士,发出救亡图存的呐喊。艾青和穆旦放弃直白的呼号,以更深切的关怀去观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命运,“土地”成为他们重要的诗学资源。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穆旦的《赞美》具有相同...
诗言·诗象·诗蕴:基于具体情境下诗歌教学的三个关键——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例
《中学语文》2021年第13期34-36,共3页马天保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科研重点项目《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课程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ZQJK004)。
本文以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例指出,诗歌教学的三个关键分别是:基于具体情境下的诗言、诗象和诗蕴,即在学科认知情境中感知诗歌语言;在个人体验情境中捕捉诗歌意象;在社会生活情境中探求诗歌意蕴。
关键词:学科认知情境 诗歌教学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我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着”——艾青的战时“中国风景”书写
《中外诗歌研究》2020年第3期39-40,共2页马正锋 
一、奔波于战时的中国土地1936年11月艾青的诗集《大堰河——我的保姆》自费出版,引发热议,名声渐盛。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艾青决定撤离杭州避难,离开前写下《他起来了》,立志抗战。12月初艾青携妻女辗转来到武汉,受胡风推荐到临汾山西...
关键词:艾青 《大堰河——我的保姆》 胡风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灾难深重 《西行》 战时 
诗中有画的爱国主义诗篇——读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8期46-49,共4页蒋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中国诗歌创作与绘画关系研究”(编号:15CZW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艾青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后期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收获。这不仅在于它以爱国主义精神获得巨大的思想力量,还在于它巧妙地解决了诗歌的形象化问题。后者集中体现为一种鲜明的绘画感:诗歌以对色彩、造型、构图...
关键词: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色彩 造型 构图 
读品结合话苦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例赏鉴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8年第7期101-105,共5页王成(执教) 曹公奇(观察) 
把握住诗歌的教学特点, 以学定教, 化繁为简, 巧设问题, 长诗短教, 读品结合, 突出对话, 注重生成.通过对诗句的琢磨、 玩味, 细细体会情感, 重点引导学生品咂、 体会诗歌的感情, 以 “诵读-品味-体会-诵读” 为主要方式, 让学生学有所...
关键词:现代诗歌 诵读 品味 体会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抒情形象的多层意蕴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8年第7期23-25,共3页袁俊丽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重点课题(FJJKCGZ17-128)
艾青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塑造了一个承受多重苦难、忧国忧民、悲哀而又满怀希望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并通过这个抒情形象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来表达诗人对中国这片土地的深刻忧思与浓厚感情。
关键词:《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抒情形象 忧思 
浅析现代诗歌的意象美与时代命运观──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中国文艺家》2018年第1期118-118,共1页郝盛赞 
作为中国新诗传统的代表诗人艾青,十分重视独特意象的创造,在其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独特的意象中,凝聚着诗人对当时苦难中国时代命运的讴歌。
关键词:意象美 时代 命运 
在与历史的对话中完成青春之蜕——评90后作者冬筱长篇小说《流放七月》
《雨花》2016年第14期97-102,共6页赵双花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DWXJ01];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12WE66]的阶段性成果
对现代青年青春成长历程的书写是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自鲁迅《狂人日记》《伤逝》《孤独者》、郁达夫《沉沦》、庐隐《海滨故人》始,至茅盾《蚀》三部曲、路翎《财主底儿女们》、杨沫《青春之歌》、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关键词:七月派诗人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七月诗派 回忆录 《财主底儿女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