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歌》

作品数:127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厉盼盼李会学孟令花周霞王敏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希伯来民歌的《雅歌》:论赫尔德对《雅歌》的诠释
《世界宗教文化》2024年第4期103-109,共7页庞文薇 郑舒悦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般项目“赫尔德文艺思想翻译、整理与研究”(编号:22BWW0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德国18世纪启蒙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和神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对《圣经》的诠释是赫尔德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尔德对《雅歌》进行诠释,将他的评注与译文融合在一起并命名为《爱之歌——东方最古老和最优美的...
关键词:赫尔德 《雅歌》 历史主义 整体 自然 感性 
《雅歌》的释经传统与克拉肖的巴罗克诗歌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169-171,共3页郑怡 
理查德·克拉肖是17世纪英国文坛的一位宗教诗人。他的巴罗克诗歌“献给圣·特雷莎的赞美诗(The Hymn to St.Teresa)”中流露出的宗教情感与《雅歌》的释经传统有着渊源关系:特雷莎通过殉道的“身体之爱”与天使之箭的“精神之爱”与基...
关键词:理查德·克拉肖 《雅歌》 完美和一 释经传统 
浪漫叙事下的文化隐喻:《雅歌》对沈从文苗族传奇的影响探析
《文教资料》2024年第2期25-29,共5页陈路昀 
沈从文在其一系列以苗族历史上部族男女为主角的作品中,不仅引用了《圣经》中《雅歌》的词语、句法,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的借鉴,构筑了人性复归隐喻之下的传奇故事模式。沈从文对《雅歌》的文学接受既是出自学习写...
关键词:《雅歌》 沈从文 苗族传奇 文化隐喻 
爱的智慧:从《雅歌》到《裸颜》
《基督宗教研究》2022年第2期523-534,共12页王敏 
《雅歌》作为一部希伯来智慧书卷,是圣经研究中饱受争议的一卷书。《裸颜》是C.S.路易斯最满意,但最不受读者欢迎的一部小说。基于爱的主题,将这两个文本置于一起,展现以书拉密女为代表的个体信徒和以奥璐尔为代表的戴着面纱的理性个体...
关键词: 智慧 《雅歌》 《裸颜》 
《雅歌》4:12-5:1中的"园"意象探析
《圣经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192-215,共24页李妞 
本文系统分析《雅歌》4:12-5:1这段"园"之歌所传达出的多层次情爱内涵及其成因.其中,"园"是对女子身体和男女结合的一种诗意呈现,表达出真挚热烈、平等自由、坦荡大方、忠诚贞洁的情爱理念.这段诗歌一定程度上受到古代近东情诗的影响,...
关键词:《雅歌》 "园" 情爱内涵及成因 
《雅歌》的文学化变译
《圣经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155-183,共29页马月兰 
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多种变通手段摄取原作相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其原理是译者或根据一定条件,或为满足读者的特定需求而进行的变通式翻译,目的在于更有效地凸显原作中蕴含的某些文化意向或文学价值.《雅歌》的...
关键词:《雅歌》 变译 文化意象 结构 互文性 
教会作为创造的圣事:对奥利振《雅歌注疏》的解读
《基督宗教研究》2021年第1期36-62,共27页 吴莉琳(译) 张丁丁(校) 苑文轩(校) 
由于奥利振以其神秘解经闻名史册,他的文本解经几乎被长久忽视。本文中,作者藉对奥利振的《雅歌注疏》及《若望福音注疏》的解读证明奥利振对文本解经的重视及于此领域所作的杰出贡献。例如,《雅歌注疏》中,奥利振细致描绘了新郎与新娘...
关键词:奥利振 《雅歌》 教会 创造  
歌颂专一的爱情——《雅歌》的双重意义
《天风》2021年第4期24-26,共3页汤士文 
爱情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雅歌》是旧约中歌颂人类爱情的一卷书。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雅歌》的解读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强调《雅歌》的灵意,忽略甚至否定了《雅歌》的字意,将《雅歌》神秘化,以致随意解...
关键词:《雅歌》 婚姻之爱 庸俗化 双重意义 神秘化 专一 
旧约诗歌的特征与解读方法——以《诗篇》1篇为例
《天风》2021年第3期37-38,共2页汤士文 
诗歌约占旧约圣经的三分之一。完全不存在诗歌的旧约书卷只有7卷,《诗篇》整部都是诗歌,《约伯记》《雅歌》《耶利米哀歌》《箴言》,还有《传道书》的大部分以及先知书(除《耶利米书》《但以理书》和《约拿书》以外),甚至是历史书的一...
关键词:诗歌体 《但以理书》 《雅歌》 《约伯记》 《耶利米哀歌》 《传道书》 旧约圣经 《箴言》 
略论“讽寓”和“比兴”被引量:8
《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第1期1-14,共14页张隆溪 
公元前四五世纪,希腊哲学兴起,挑战荷马史诗传统的经典地位和权威,形成所谓哲学与诗之争。柏拉图等哲学家贬低诗和诗人,但又有斯多葛派的哲学家提出"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讽寓"(allegory)概念为荷马辩护,认为荷马史诗在文本字面意义之外,...
关键词:经典 荷马史诗 《雅歌》 《诗经》 讽寓 阐释学 过度解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