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梦湖》

作品数:54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颖付天海陆友平刘卫平何俊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北京大学江苏理工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北桥》《南都学坛》《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中国比较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沈从文《边城》对施托姆《茵梦湖》的接受与创新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8期113-116,共4页程锦圆 
德国作家施托姆的小说《茵梦湖》在浓郁的诗意中讲述了一个哀婉的爱情故事,其中文译本一经问世便受到广大中国读者的喜爱。沈从文在《边城》中创造性地接受了《茵梦湖》的情感内蕴和艺术手法,从爱情主题、诗化风格和悲剧效果等方面借鉴...
关键词:《边城》 《茵梦湖》 爱情 诗化 悲剧 
《茵梦湖》和《迟桂花》的主题色调分析
《文学教育》2020年第3期134-135,共2页曾先桃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小说主题框架下,不同的色彩感觉引发相异的色彩感情。《茵梦湖》和《迟桂花》均出现大量颜色词,这些颜色词无一例外地指向某种特定的情感和思绪,映证主题,呈现主题。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施托姆的中篇小说《...
关键词:《茵梦湖》 《迟桂花》 颜色词 主题意涵 
从《茵梦湖》三个中译本探究译者主体性——以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为视角
《北方文学》2019年第36期206-207,共2页罗曼 
本文以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德国诗意现实主义作家施托姆的代表作《茵梦湖》的中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译者是如何调动译者主体性,将阐释学“翻译即理解”的基本观点渗入到“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具体步骤...
关键词:乔治·斯坦纳 翻译四步骤 茵梦湖 
游走中的精神镜像:《迟桂花》与《茵梦湖》之比较
《文学教育》2019年第21期112-113,共2页李素洁 
郁达夫《迟桂花》与施笃姆《茵梦湖》呈现出极大的艺术相通性,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作品主人公游走过程中的自我精神镜像。这种自我精神镜像具体表现在旅行者自我形象的特殊化叙写、景观文化想象中的个体投射与旅行者自我生命意识的升...
关键词:《迟桂花》 《茵梦湖》 旅行者 游走 精神镜像 
《迟桂花》与《茵梦湖》的空间叙事比较
《中国文艺家》2019年第4期73-75,共3页刘芷汀 
施笃姆创作的《茵梦湖》以艺术上的诗意美和艺术美著名于世界文学,中国五四时期的青年文学家多有推崇。笔者认为郁达夫的《迟桂花》与《茵梦湖》在语言的诗化与意象设置上有一定相似性,但二者的空间塑造艺术呈现出各异的丰富内涵,值得解...
关键词:迟桂花 茵梦湖 空间叙事 
中德悲剧爱情小说《边城》与《茵梦湖》之对比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9Z期40-41,共2页訾丽菲 
沈从文的《边城》和施笃姆的《茵梦湖》作为中德悲剧爱情小说中的代表作,二者都将人物置于桃花源一般纯净、平和、有人情味的环境中,宁静、恬淡地叙事,建立起人性神庙,描写着纯粹真挚、哀婉动人的爱情。本文从两本小说的共同点出发,分...
关键词:《边城》 《茵梦湖》 人性神庙 爱情 
《茵梦湖》:柔婉的经典之作——漫话文学语言之八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8年第9期15-18,共4页王尚文 
柔婉,作为文学语言的一种品格,一种情调,与刚健相对应。语言具有"内容性"(汪曾祺),语言的柔婉不可能离开其内容的柔婉;而内容的柔婉,又往往源自作家心中的柔婉之情。文章以《茵梦湖》为例,试图说明柔婉是作者的语言酿造出来的。这就如...
关键词:柔情 语言 细节 酿造 
论《茵梦湖》的诗意现实主义叙事特征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4期150-153,共4页刘卫平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德国诗意小说和中国诗化小说叙事对比研究"(2017SJB1749)
文章以德国诗意现实主义作品《茵梦湖》为研究对象,以小说的框架叙事结构、自然景观描写、诗歌运用以及隐喻修辞手段为切入点,探究诗意现实主义作品叙事策略及其对于表现人物心理和命运的叙事效果。
关键词:诗意现实主义 《茵梦湖》 叙事策略 
《茵梦湖》和《林中》自然景观叙写对比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年第14期39-40,共2页刘卫平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德国诗意小说和中国诗化小说叙事对比研究"(2017SJB1749)
本文以周全平的《林中》和施笃姆的《茵梦湖》为例,以自然景观叙写为切入点,分析自然描写对于人物心理刻画和故事情节推动的叙事效果,探索中国新文学先驱对于德国诗意现实主义所进行的中国化变形和演绎。
关键词:自然景观叙写 德国诗意现实主义 周中平 施笃姆 
阐释学视角下《茵梦湖》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分析被引量:2
《现代语文》2018年第7期140-145,共6页李新凤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方法来探究与文学翻译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大哲学原则,即"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对文学翻译产生了很大影响。研究的文本来自德国著名诗意现实主...
关键词:阐释学 三大哲学原则 茵梦湖 对比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