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

作品数:150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新民余放成黄玉斌潘小玉李建伟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贵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爱情心理重读柏拉图《会饮》
《心理学进展》2023年第12期6119-6126,共8页吴选宏 
柏拉图《会饮》作为哲学美学的重要篇目,同时也是值得反复研读的爱情心理学经典。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结合历史文献的方法,认为柏拉图式的爱欲隐匿于身体与灵魂、感性与理性、苏格拉底不同的人格、男人与女人中,而爱欲本相的显现需要经由...
关键词:爱情心理 人格 隐匿 灵魂 
新世界女性的蜕变——论莫里森小说《秀拉》中祖孙三代的爱情心理演变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82-86,共5页吴茜 
《秀拉》是托尼·莫里森的第二部作品,小说围绕两个黑人女孩的成长经历和人生选择展开叙述,塑造了多位性格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其中,秀拉祖孙三代在社群中个性十分突出,尤其体现在对爱情和异性的态度上,成为莫里森笔下“新世界女性”...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秀拉》 爱情心理 女性意识 
从荣格心理学分析诗歌《永远的爱呀驻在我心中》女主人公的心理情感
《山海经》2021年第35期0020-0021,共2页石梦珂 
本文从荣格心理学视角分析《永远的爱呀驻在我心中》女主人公对于心上人的心理情感,剖析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爱意的产生、发展、破灭、以及实现自性化这一动态过程中的心理内因,并且着重分析自性化在形成正确爱情心理的重要性,为爱情心理...
关键词:荣格心理学 女主人公 爱情心理 
爱情心理理论视域下高校婚恋教育探析被引量: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35-142,共8页孔德生 臧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SH062);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8KSB051)。
爱情心理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爱情生物理论、爱情类型理论和爱情文化理论,分别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为高校婚恋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对婚恋知识的需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
关键词:爱情心理理论 婚恋教育 高校 
论杜拉斯笔下的女性爱情心理
《吕梁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13-15,共3页刘彩云 
爱情是杜拉斯作品的关键主题。杜拉斯多部作品中的女性主角都爱上了“脆弱的情人”。这种脆弱既是身体与性格上的表现,更体现在人物不幸的命运之上。这种特别的爱欲是女性人物对自我认同的表达,也是她们母性本能的表现,同时还意味着对...
关键词:杜拉斯 女性 爱情心理 
研究爱情心理 解析情感密码——上海大学“研究型挑战性”核心通识课“爱情心理密码”教学案例
《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38期280-281,共2页陆瑜芳 
在"爱情心理密码"公开课基础上,该文总结了如何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线上""线下"内容,使其具有挑战性和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在研讨中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如何结合爱情、心理专业知识,帮助...
关键词:挑战 研究 互动 爱情 心理 婚恋观 
金庸武侠小说中爱情性质的归类与分析
《文学少年》2020年第19期0345-0345,共1页宋昱明 
爱情是古往今来文学作品所探讨的一大主题,爱所催生的行为、心理、情绪、感官,成为文学作品中细腻而丰富的人 物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金庸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泰山北斗,其独创性的写作风格,将浪漫主义爱情同现实社会相融合,人物 在特...
关键词:浪漫主义武侠世界 爱情价值 爱情视角 爱情心理 爱与现实的对冲 
莫让爱之花开成一场海市蜃楼
《知识就是力量》2019年第6期92-93,共2页钱堃 
进入青春期后,那些喜欢表达自己感情的青少年,会主动接近自己喜欢的对象,表达爱慕之心,若两人情投意合就可能导致恋爱的发生。课业繁重,且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少年若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感情所处的状态,则很可能到头来发现自己谈...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恋爱心理 爱情心理 心理学家 多巴胺 学业压力 人际关系 外在行为 
爱情中的“心理账户”
《大众心理学》2019年第3期44-45,共2页王旎撰 康廷虎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关于爱情的诗词歌赋,古往今来被人们吟咏传唱。爱情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一种尤为重要的亲密关系,是一种在两个独立个体之间有信任基础的社会合作,也是通过妥协使...
关键词:心理账户 爱情心理 非替代性 家庭婚姻 
论《觉醒》中爱德娜的爱情心理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9年第4期63-65,共3页陶雨濛 万雪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凯特.肖邦的经典接受与中华文化阐释研究"(批准号:16BWW014)
美国经典女作家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女主人公爱德娜与婚外两位男性的情感纠葛,被诸多学者看作爱情,然而本文认为,这不是爱情,而是一种病态爱情心理。首先,她离开伴侣的痛苦表现,不愿社交、照顾家庭的表态,反复无常的情绪等等都彰显...
关键词:爱情成瘾 《觉醒》 爱德娜 爱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