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铭学

作品数:20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典友韩青胡君佩徐玲张莉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贵州》《百家评论》《收藏界》《美与时代(美学)(下)》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逸汉风——汉画像石的空间配置与图像布局探析被引量:2
《百家评论》2014年第2期79-95,共17页韩青 
一汉画像石是什么?虽然,有万千的图式和形象凿然石上,摆在人们眼前,然而对它们的定义和命名,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汉画'、'汉画像'、'汉画像石'、'汉代画像石'、'汉代画像石刻'等等莫衷一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造型元素构成的角度看,它...
关键词:汉画像石 金石学 墓室 武氏祠 碑铭学 考古学 石刻画像 石祠堂 图像 
丁敬书法篆刻艺术渊源试析
《中国书法》2012年第12期48-51,共4页潘福增 
一古人有'大隐隐于市'的说法,这对于丁敬虽然未必贴切,身在酒肆的他大概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身后会被尊为'浙派'的开山鼻祖,更不会想到被推上'西泠八家'的头把交椅。有幸生于金石学昌盛的乾嘉时期的江南,朋辈陶染,多年砥砺,兴之所至,丁...
关键词:丁敬 隶书 金石学 黄易 八分书 书体 碑铭学 考古学 书法篆刻 龙泓山 西泠印社 印谱 篆刻 麻姑仙坛记 
西泠八家书法特辑
《中国书法》2012年第12期34-,共1页
清乾隆以来兴起的"西泠八家",以其篆刻艺术蜚声艺林。八家无不画印兼擅,诗书俱能,其艺术根柢深植于风靡当时的金石学基础之上。本期特辟西泠八家书法专辑,精选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八家书法佳迹,其中不乏首次...
关键词:书法 西泠 龙泓山 丁敬 金石学 碑铭学 考古学 篆刻 美术 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 浙江省博物馆 铜印 西泠印社 
西泠八家的绘画艺术
《中国书法》2012年第12期94-98,共5页叶莹 
作为浙派印学的代表,西泠八家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故有'西泠四家'与'西泠后四家'之说。西泠四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其主要活动时间在乾隆年间;西泠后四家: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其主要活动时间主要在乾隆、嘉庆、...
关键词:西泠 丁敬 绘画艺术 山水画 陈鸿寿 金石画派 文人画家 金石学 碑铭学 考古学 古木寒鸦图 乾嘉时期 阮元 道咸画学中兴 竹石图 印学 
北宋杨南仲考略被引量:3
《中国书法》2012年第10期184-185,共2页张典友 
杨南仲是北宋名相晏殊外孙,在宋仁宗时期曾任'知国子监书学',精通古文字学和金石学,至今仍被奉为宋代金石学领域创释古文字之第一人;在生前颇有书名,擅长诸体书法,尤其是篆书和楷书,并有书刻作品流传于世。而杨南仲的历史影响在文字学...
关键词:南仲 楷书 篆书 古文字学 书体 篆体 古汉字学 大篆 碑铭学 考古学 金石学 
中国考古的国际合作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12年第4期1-4,共4页宋新潮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很早起就有学者开始对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考察研究.距今10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就已形成以"补史证经"为目的的金石学.一般学者或认为金石学是构成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前身之一,但严格意义上讲,以田野调...
关键词:考古调查 地质调查 史前考古 西阴村遗址 金石学 碑铭学 考古学 水下考古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文物考古研究所 国家文物局 中国学术团体协会 
古藏文碑铭学的成就与前景--新刊《古藏文碑铭》录文评注被引量:5
《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3期164-176,共13页任小波 
此文对日本新刊《古藏文碑铭》及其网络版的学术价值作了综论,尤其通过举例分析对此书中的拉丁录文提出几个层次的修正意见,进而对"古藏文碑铭学"的建立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古藏文碑铭 古藏文文献在线 语文学 碑铭学 
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11年第2期66-73,共8页罗泰 张莉 
张莉(以下简称张):当初您在波恩大学就读时学的是汉学专业,1979年到中国留学之后,转向了中国考古学研究。可否谈谈考古学对您的吸引来源于何处?是什么原因让您从最初的汉学转向考古学的?
关键词:金石学 张先生 碑铭学 考古学 考古材料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社会人类学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罗泰 东亚系 社会科学 中国古代史 西方学者 宗子 欧洲 领域 美术史 艺术史 
民国时期考古学史研究述评被引量:2
《江汉考古》2010年第3期56-64,共9页徐玲 
国家文物局2009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公共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博物馆>(编号200901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由无到有的一个特殊时期,探讨民国时期考古学史是深层次考察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的重要途径。近代考古学诞生不久,已有相关研究出现,至今研究成果更加丰富。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多为散见,学界缺少对其的总体梳理。...
关键词:民国时期 中国近代考古学 历史学 考古学者 梁思永 殷墟发掘 金石学 碑铭学 考古学 研究述评 
壶中天地大,林中日月迟——金石学对明清紫砂壶审美意象提升之初探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8年第6期78-80,共3页许格非 
紫砂壶发展到清代,审美意象急剧提升。究其原因,与明清时期所盛行的金石学是分不开的。金石韵味的紫砂壶装饰此时成为制壶大家所惯用的方法。作为实用性的紫砂壶因此开始充当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补偿和情感寄托的对象。镌刻书法绘画的装饰...
关键词:紫砂壶 装饰方法 大家 文人 紫砂茶壶 审美意象 金石学 碑铭学 考古学 壶中天地 日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