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曲

作品数:289被引量:33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赵义山俞为民郑祖襄徐子方刘云憬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北曲杂剧音乐体制渊源再讨论被引量:6
《文艺研究》2019年第5期96-103,共8页赵义山 
北曲杂剧的音乐体制,为曲牌联套制,"套"是其基本的乐体结构。欲知北曲杂剧以"套"为单位的音乐体制渊源,关键是考察其"套"及套式结构形式从何而来。以往研究者多认为"套"来源于诸宫调,这个结论有误。"套"并非渊源于诸宫调,而是渊源于大...
关键词:体制渊源 音乐 杂剧 北曲 历史事实 原始文献 诸宫调 唱赚 
“唱赚”与“覆赚”考论被引量:13
《文艺研究》2018年第7期98-106,共9页赵义山 
北宋歌坛出现的唱赚,一直影响着诸宫调和宋杂剧的发展,并对北曲杂剧套式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唱赚"一体的曲式构成和演化发展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实际上,唱赚作为一种套曲体,有缠令、缠达两种构套方式,但学界...
关键词:唱赚 考论 南宋初期 体制结构 宋杂剧 逻辑层面 北曲 诸宫调 
明杂剧曲体论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12年第8期107-118,共12页徐子方 
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明杂剧通论"(批准号:05DB099)阶段性成果
明杂剧的发展经历规范化北曲、北曲南化和南曲北化以及昆唱北曲等曲体演变过程。规范化北曲并非简单承袭,而是更大程度上的简化整合乃至千篇一律。北曲南化、南曲北化是南北文化交流尤其是北杂剧和南戏相互影响的共同结果。在戏曲主流...
关键词:明杂剧 曲体 发展经历 文化交流 杂剧作家 北曲 南曲 北杂剧 
北曲南歌 优游词会——李开先与章丘词社考论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08年第12期88-95,共8页何宗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文人结社现象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研究>(编号:06BZW040)的阶段性成果
社团在明代的兴起,直接影响文学艺术家的生存方式、艺术心态和创作行为,从而营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学生态。对明代社团文学中的作家不能仅限于"个体性"研究,因其生活、情感、思想及文学活动都带有密不可分的"集体性",故须联系起来加以...
关键词:李开先 词社 文学艺术家 北曲 考论 内在关联性 创作行为 文学生态 
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南曲之盛行与曲文学创作之复兴被引量:8
《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92-100,共9页赵义山 
学界论曲,从无人将成化、弘治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阶段加以研究,也从无人将这一阶段的戏曲、散曲结合观照。因此,成弘时期作为明代曲文学复兴的一个完整阶段以及阶段性特征便隐而不彰。本文认为,成弘时期是明代曲文学复兴的时期,成弘间...
关键词:明戏曲 明散曲 明传奇 南曲 北曲 成化 弘治 
冀南出土磁窑器物上的金元词曲被引量:10
《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90-95,共6页杨栋 
以前的散曲史暨文学史著作一谈到元散曲的民间起源阶段 ,常发现没有一首作品可以举证 ,因此只好留作空白。近年不断有出土宋金磁窑所制瓷枕书有 [庆宣和 ]、[赏花时 ]、[落梅风 ]、[喜春来 ]、[月中仙 ]、[摊破浣溪沙 ]、[点绛唇 ]、[...
关键词:磁窑 出土器物 金代 元朝  散曲 北曲 瓷枕 文献价值 
中国剧史上的曲、腔演进被引量:7
《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87-93,共7页路应昆 
戏、曲均古已有之 ,但直到宋元时戏与南北曲结合 ,才形成“戏曲”。在宋元南北曲中 ,曲牌与腔调的关系已非“专曲专腔”。在腔游离于曲的同时 ,曲也明显趋于“文本位”。至明代 ,腔已高度独立 ,而且各地纷纷“改调”而歌 ,由此分衍出一...
关键词:中国 戏剧史 曲牌 腔调 南曲 北曲 “乱弹” 清代 “文本位” “语音本位” “乐本位” 
《张协状元》与“永嘉杂剧”被引量:18
《文艺研究》1992年第6期105-114,共10页孙崇涛 
公元十二世纪二十年代,即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宋之交,中国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戏曲艺术——戏文——在浙江温州最先形成,并迅速流布于东南沿海。为了同元代兴起的北曲杂剧相区别,有人称它为“南曲戏文”。“南曲戏文”后被简称作“南戏文”、...
关键词:《张协状元》 杂剧 永嘉 早期南戏 南曲 戏曲艺术 二十年代 南北宋 北曲 杂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