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照解读

作品数:13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艺声李卿管仁福刘时容蒋艳丽更多>>
相关机构:台州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黎明职业大学学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华月报》《东方文化》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失落的拯救 《烟波迷月》与《阅微草堂笔记》的比照解读
《福建艺术》2024年第12期21-23,共3页肖婧 蔡福军 
《烟波迷月》改编自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姑妄听之一》,本文试图比照两者之异同,探寻郑怀兴独特的创作之旅。两者的比照可以看作是戏剧改编的一个成功范例,如何准确、敏锐地发现题材,如何增补人物、情节,开掘戏剧性,如何将...
关键词:郑怀兴 《阅微草堂笔记》 笔记小说 戏剧改编 纪晓岚 舞台艺术 活色生香 比照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5个版本之比照解读被引量:4
《河北科技图苑》2018年第2期8-13,共6页刘时容 
2015年湖南省图书馆学会项目"融合趋势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XHYB1027);2017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全民阅读’时代主题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XSP17YBZC099)阶段性研究成果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是一个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图书馆业界和学界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专业性、普适性和指导性。从1956年至今,《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经历了4次修订,形成了5个版本。从高校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比照解读 高校图书馆 
中国诚信建设完成顶层设计——专家比照解读国务院《纲要》和中央文明委《意见》
《新华月报》2014年第17期78-79,共2页万学忠 
6月27日,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简称《纲要》),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转型规划。
关键词:《纲要》 国务院 顶层设计 诚信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文明 中央 解读 
理想与现实的参照——徐訏与张爱玲小说情爱世界的比照解读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51-55,共5页佟金丹 
徐訏与张爱玲的作品都以爱情与婚恋人生为表现母题,从中来透视人性在爱欲情仇中的种种复杂表现。由于两位作家的个性气质和男女两性性别立场的不同,在表现爱情与人性之种种变幻与多样形态时,两位作家的笔下所展现的是带有个人独特的精...
关键词:徐訏 张爱玲 情爱世界 比照解读 
猛药良方与滋补甜酒——《中国式离婚》与《来来往往》等书写态度比照解读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年第10期52-53,共2页林丽丽 
两位作家同出于对两性世界中女性婚恋出路的思考,表达相同的关于女性突破传统男权中心文化的束缚,完全自觉自主掌握自己命运的主观愿望。两种书写态度却截然相迥:一是在宽容理解男性的基础上诚恳地批评女性在婚姻中所犯的错误;一是在贬...
关键词:书写态度 女性作家 宽容 贬损 
女性建构自我的两种倾向——张洁《方舟》与王安忆《弟兄们》的比照解读
《社科纵横》2007年第1期91-92,共2页蒋艳丽 
张洁的《方舟》和王安忆的《弟兄们》代表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女性建构自我的不同倾向。本文将两位作家的女性观和书写态度及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为焦点,从“谋生与谋爱”、“做人与做女人”两个角度进行比照解读,从中梳理出女性...
关键词:女性形象 性别自我 女性情谊 
《边城》和《大淖记事》叙事语法的比照解读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97-100,共4页肖太云 
以“叙事序列”理论来观照,《边城》与《大淖记事》两个文本,可发现它们都巧妙构设了“老——少”两代乡村儿女的爱情序列,从而形成了文本结构上“前——后”故事场的完整设置;以“叙事循环”理论来观照,可发现《边城》是以悲为主的爱情...
关键词:《边城》 《大淖记事》 叙事语法 比照解读 文本结构 
许明:审美学理的比照解读
《云梦学刊》2005年第1期22-26,共5页张艺声 
美的认知结构包含美的客体系统、美感反应系统,由此对康德的纯粹美与依存美进行学理阐析。康德建构了德国美学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学理内核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这就制造了封闭式的终端格局。许明在其《美的认知结构》中,突破了美的...
关键词:美的认知结构 美的意象组合 美的客体系统 美感反应系统 美学超越 
一种相思 别样风情——《蒹葭》与《湘夫人》之比照解读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18-22,共5页蔡靖芳 
关键词:蒹葭 湘夫人 相思 风情 
一种相思 别样风情——《蒹葭》与《湘夫人》之比照解读被引量: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47-51,共5页蔡靖芳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先秦时代的《秦风·蒹葭》与《九歌·湘夫人》是汉民族文学里影响深远 的爱情诗。两诗在主题倾向与意境的勾画、渲染上颇有一致之处,但在诗歌整体的审美追求上却呈现出不同的美 学风貌,并且延伸出不同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相思 《蒹葭》 文学 《湘夫人》 九歌 美学风貌 主题倾向 先秦时代 解读 延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