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与文明》

作品数:34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郑国玉唐代虎邱娅张连汪韶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中国图书评论》《好家长》《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的新思考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34-38,共5页尚应祥 殷华成 
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深入研究,并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论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的独特见解,提出了爱欲解放论。马尔库塞认为,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的爱欲并未得到实现反而受到更深的压抑,若求得爱欲的解放就必然要创造“非压抑性...
关键词:爱欲 文明 马尔库塞 新思考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与福柯《疯癫与文明》比较研究——以生命哲学为视域
《贵州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52-58,共7页李晓林 居忆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域外思想资源整理与研究(1907—1949)”(21&ZD258)
置于生命哲学视域中,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与福柯《疯癫与文明》两书有很多契合点:都是剖析文明的辩证法;都是对于理性主义的深刻反思;都批判西方文明对于感性的压抑;都有浪漫主义倾向;都重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有所不同的是,马...
关键词:《爱欲与文明》 《疯癫与文明》 生命哲学 爱欲 
马尔库塞的文化英雄思想探析——关于《爱欲与文明》第八章的思考
《今古文创》2022年第23期61-63,共3页耿娇娇 
马尔库塞的文化英雄思想是他在《爱欲与文明》一书中提出的,意在通过俄耳浦斯和那喀索斯这两位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文化英雄形象来论证其爱欲解放思想。文化英雄是存在于想象领域的现实象征,马尔库塞认为文化英雄俄耳浦斯与那喀索斯象征...
关键词:文化英雄 爱欲 解放 
压抑性文明及其超越——读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被引量:2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年第11期95-96,共2页王满林 
文明与压抑的联合是一种必然吗?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人被压抑的历史,没有压抑也就没有文明。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马尔库塞认同过去的文明是压抑性文明的判断,但是他并不认为文明与压抑的联合是一种必然。所以在《爱欲与文明...
关键词:新弗洛伊德主义 马尔库塞 压抑性文明 法兰克福学派 弗洛伊德 社会学意义 人类的解放 理论本质 
批判理论的别样传统:重思《爱欲与文明》被引量:2
《中国图书评论》2019年第7期56-64,共9页汪尧翀 
德国学者伯麦(Gernot Bohme)2016年出版了《审美资本主义》(Asthetischer Kapitalismus)一书。[1]这本有趣的小册子,旨在追踪西方资本主义批判的最新发展。伯麦认为,批判理论作为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思想资源,内部实则有两路传统。
关键词:批判理论 《爱欲与文明》 资本主义批判 思想资源 ISM 审美 
从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看双十一的异化消费——《爱欲与文明》读后
《粤海风》2018年第1期111-112,共2页赵嶷如 
文明的进步可以体现在工作的进步上。弗洛伊德默认工作是痛苦的、不愉快的、非力比多的,所以从事工作的力量来自性本能和破坏本能。除此之外,“社会本能”的冲动也得到了克制,于是文明的主要领域都表现为升华的领域,是一种非性欲的...
关键词:《爱欲与文明》 马尔库塞 异化消费 异化理论 性本能 弗洛伊德 死亡本能 自我毁灭 
马尔库塞的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
《好家长》2018年第15期238-238,共1页姚裕林 安小波 
本文先是简单介绍了马尔库塞的生平、他思想的分界线以及他进入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之后则重点写了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中体现的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爱欲与文明》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 
从《爱欲与文明》谈《西游记》角色人格的异化
《读天下(综合)》2017年第12期18-26,共9页杨苏钰 
本文从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谈起,概述了其对于马克思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并以此理论分析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唐玄奘等内容,关于其爱欲的异化乃至人格的异化进行了探讨,提出对于非压抑文明的认识。
关键词:异化 爱欲 超我 西游记 
逝去的时光不必追
《散文诗世界》2016年第1期75-76,共2页李英娜 
读到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里的这样一段话:“失去的天堂之所以是真正的天堂,不是因为回想到的过去的欢乐似乎比眼下的快乐更美妙,而是因为只有记忆才能提供一种无须忧虑其消逝的欢乐,因而也只有记忆才能使欢乐具有一种本来不可能...
关键词:《爱欲与文明》 马尔库塞 欢乐 持久性 天堂 才能 记忆 快乐 
自由与秩序的关系思考——读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
《学理论》2015年第22期64-65,共2页刘霞 
爱自由是人的天性,追寻秩序是人的社会本能,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中找到适宜平衡点的运动范围,努力化解植根于人类追求自由与秩序本性所导致的个人、家庭、群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利害冲突,此为哲学学科观照现实一直需...
关键词:自由 秩序 马尔库塞 《爱欲与文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