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肮脏的手》

作品数:18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冉东平周权王洪生李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戏剧艺术》编辑部西安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戏剧艺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革命的异化与异化的革命——关于萨特《肮脏的手》的探讨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9年第1期36-39,共4页李燊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经典理论,上承黑格尔而来,下开后马克思主义者先风。然而萨特对此加以改造,形成了其人本主义异化理论。这集中表现在他的戏剧《肮脏的手》中,其中主要表现出他对于革命的思考,他认为导致革命的异化的原因,则是...
关键词:异化 萨特 《肮脏的手》 马克思主义 
叩问“存在”——华裔作家应晨与萨特作品的创作相似论
《新时代职业教育》2018年第4期50-53,共4页周权 
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yjsb201717;2018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留金发[2018]3101
加拿大华裔作家应晨凭借多部代表作品先后获得多项文学大奖,《忘恩负义》作为她的代表作,内容虽荒诞不经,却以讽刺的口吻揭露了社会现状。文中多处都与萨特《肮脏的手》的创作有着相似点。这具体表现在:文风相似,人物相似和思想相似。
关键词:应晨 萨特 《忘恩负义》 《肮脏的手》 存在主义 
《死无葬身之地》在中国
《上海戏剧》2014年第11期20-21,共2页桂菡 
对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法国哲学家和文学家让一保罗·萨特这个名字乃是一个特殊的符号。上世纪90年代初,原中央实验话剧院导演查明哲从俄罗斯学成归国,于1997年在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实验小剧场导演了《死无葬身之地...
关键词:《死无葬身之地》 中国知识分子 20世纪80年代 《肮脏的手》 90年代 俄罗斯学 话剧院 导演 
品读话剧《脏手》
《剧影月报》2009年第6期28-29,共2页曹琳 
当下,似乎流行一种审美时尚—娱乐至上,以俗悦世。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学院06一班毕业公演选择了当代世界戏剧名著,法国让·保罗·萨特(1905-1980)创作的《脏手》(亦译为《肮脏的手》)。这是南艺学子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对戏剧殿...
关键词:《脏手》 话剧艺术 南京艺术学院 品读 《肮脏的手》 审美时尚 高雅艺术 戏剧 
胡伟民导演艺术研讨会举行
《戏剧艺术》2009年第4期38-38,共1页
关键词:导演艺术 艺术研讨会 《秦王李世民》 上海戏剧学院 《肮脏的手》 《游园惊梦》 《第十二夜》 艺术风格 
观念戏剧与现实主义——评萨特的《肮脏的手》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53-55,92,共4页冉东平 
通过对《肮脏的手》的戏剧危局与戏剧悬念、悲剧性格与戏剧时空等方面的分析,评述了萨特观念戏剧回归现实、介入生活的美学倾向以及观念戏剧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性。
关键词:戏剧危局 悲剧性格 戏剧时空 
表现处境 演绎选择
《上海戏剧》2004年第9期17-17,共1页杨伟民 
新版话剧《肮脏的手》讲述的是,当今,在战乱的某国,主人公雨果渴望改变现状,不经意被一场复杂的政治谋杀案卷了进去.刺杀对象贺德雷坚强、宽容的性格深深打动了他,使他迟迟不忍下手,而一旦开了枪,没想到反让自己变成了囚徒.颇有戏剧性的...
关键词:话剧 《肮脏的手》 写实风格 人物塑造 导演艺术 表演艺术 
表现处境 演绎选择
《话剧》2004年第3期42-43,共2页杨伟民 
新版话剧《肮脏的手》讲述的是,当今,在战乱的某国,主人公雨戈渴望改变现状,不经意被一场复杂的政治谋杀案卷了进去。刺杀对象贺德雷坚强、宽容的性格深深打动了他,使他迟迟不忍下手,而一旦开了枪,没想到反让自己变成了囚徒。颇...
关键词:话剧 《肮脏的手》 写实风格 人物塑造 导演艺术 
激情涌动《肮脏的手》
《话剧》2004年第3期44-45,共2页江雪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给世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的剧作也无一例外贯穿着他对人类存在的思考:人可以自由选择而赋予一切以意义,也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萨特将托洛茨基被刺事件注入自己的理念.写就了一...
关键词:《肮脏的手》 存在主义哲学 话剧 尹铸胜 雨戈 郭京飞 宋忆宁 温阳 
BBS
《话剧》2004年第3期61-61,共1页
关键词:话剧 《肮脏的手》 《上尉和他的女人们》 演员 表演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