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章句》

作品数:70被引量:8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乐爱国朱汉民王丽霞周之翔殷慧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湖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际学术交流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朱熹《大学章句》中的道德修身思想
《美化生活》2024年第20期0116-0118,共3页郑梓晗 吴哲 
朱熹的“存理去欲”与“与民同欲”的民本思想——以《大学章句》为中心
《贵州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15-22,共8页乐爱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朱子学通史”(21&ZD051)
朱熹《大学章句》强调“明明德”在于“存理去欲”,又解“治国平天下”,讲“絜矩之道”,要求“与民同欲”;尤其是,朱熹讲“财者人之所同欲”,反对“争民施夺”,反对聚敛财富,讲“仁者散财以得民”,要求“宁亡己之财,而不忍伤民之力”,...
关键词:朱熹 《大学章句》 存理去欲 与民同欲 
蔡清《大学蒙引》与明代中期朱子学的自我修正与开新
《现代哲学》2024年第2期137-144,共8页李敬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关中朱子学研究”(23AZX011)。
《大学章句》不仅是朱子用心最笃、用功最勤的经典著作,也是朱子建构即物穷理哲学体系的重要典据,更是把握朱子思想精义的要津所在。蔡清作为明代中期朱子学派的中流砥柱,从其《大学蒙引》入手最能从一个重要侧面极致地显豁明代中期朱...
关键词:蔡清 《大学蒙引》 朱子 《大学章句》 汉学 
王阳明思想学说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文史天地》2023年第9期1-1,共1页张新民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在贵州龙场驿任上的“悟道”,乃是中国历史上一件极为重大的思想性事件。他“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并大声疾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宛如一声振聋发聩的惊天巨雷。不仅一语道破了生命和人格自我完善...
关键词:《大学章句》 圣人之道 格物致知 意义形态 吾性自足 朱子 本体论 自我完善 
再论朱子与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的差异——以《大学章句》《大学问》为中心
《走进孔子》2023年第1期99-106,共8页化仪 
《大学》作为先秦儒家思孟学派的重要典籍,将孔子的道德政治理想作了具体而细致的发挥,系统地论述了儒家由内圣而外王的途径。随着宋代儒学的复兴,《大学》脱离《礼记》单独行世并被朱子列为“四书”之首,越来越受到儒家知识分子的推崇...
关键词:《大学章句》 “格物致知” 王阳明 《大学问》 
成己至仁--《大学章句》中“止”的哲学意义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29-35,共7页钟雨康 习细平 
2022年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基金“王阳明仁论思想意蕴及其实践价值”(YC2022—s057)。
在《大学》中,先哲们将“至善”诠释为世界的边界,并将“止”与人的认识活动以及实践活动联系在了一起。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将“止”视为“至善”的天理之所在,主张通过“即物穷理”的认识旨趣来认识“止”,再通过“修齐治平...
关键词:《大学章句》 知止 成己 成物 格物 
朱熹对《大学》“正心”的研究
《半月选读》2022年第17期64-65,共2页陈清春 
南宋时期,朱熹集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并为此四书详细做注,以阐释其理学思想。朱熹尤其重视对《大学》文本的注释,作《大学章句》恐学者尚有不理解之处,又作《大学或问》来释疑,自称“章句”是《大学》的注脚,...
关键词:《大学》 《大学章句》 理学思想 朱熹 《中庸》 南宋时期 四书 《孟子》 
“理”的名与实——《大学章句》的循环论证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2年第8期50-52,共3页霍兴聪 周佳颖 
《大学章句》不仅仅是朱熹对《大学》的注释,更是他对自己哲学体系的阐释和完善。朱熹采用循环论证的方法来进行理论探讨,在确定前提的情况下,验证已经判断为真的结论。此举确立了唯理论的标准,使传统儒学走向理性化道路。
关键词:朱熹 《大学章句》 循环论证  
朱熹《大学章句集注》
《书法》2022年第7期206-206,共1页王增军 霍玮 
释文:君子宁亡己之财,而不忍伤民之力。——朱熹《大学章句集注》释义:真正的君子宁愿散尽自己的财富,也不忍心损害百姓的利益。解读:此文出自《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大学章句》。《大学》中引用孟献子语“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
关键词:《四书章句集注》 《大学章句》 《大学》 大学章句 朱熹 集注 君子 不忍 
刘沅对朱子《大学章句》的辩驳及其思想史意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61-68,共8页李敬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关学《中庸》学研究”(21FZXB07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清代《大学》诠释史研究”(17YJC720013)。
活跃于嘉道年间的"经学巨擘""川西夫子"刘沅,以推尊原典,恢复孔子、曾子《大学》本义为取向,以推动理学义理下行为诉求,向朱子学的精髓《大学章句》展开系统的辩驳。他从最完整地表征理学价值系统的《大学》之义理骨架"三纲八目"入手,...
关键词:刘沅 朱子 《大学章句》 巴蜀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