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赋》

作品数:82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章沧授王奕欢王锐曹大中窦绍静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阳油田河西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从王粲《登楼赋》探析“登望兴悲”的文化渊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7期87-89,共3页贾红莲 
建安文人王粲在《登楼赋》中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文士失志之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文人登高抒怀的母体。本文以《登楼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登望兴悲”这一文化现象的情感内涵、心理动因和文化渊源。
关键词:《登楼赋》 登望兴悲 情感内涵 心理动因 文化渊源 
对于《登楼赋》《悲愤诗》几个注释的商榷
《汉字文化》2022年第S02期5-7,共3页柯明君 张安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第2卷)有文选《登楼赋》《悲愤诗》,其注释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实显敞而寡雠”中“寡雠”当解释为“独立(的)且呼应(的)”;“步栖迟以徙倚兮”中“栖迟”当解释为“迟滞、徘徊”义;“尸...
关键词:登楼赋 悲愤诗 作品选 注释 商榷 
论王粲《登楼赋》对唐代登楼诗的影响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74-78,共5页杨许波 
甘肃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胡汉文化交流与唐诗关系研究”(YB005)。
王粲《登楼赋》对唐代登楼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其所开创的登楼望乡情结在唐代登楼诗中表现为“客”——“楼”(望)——“故乡”的心理图示,且多内涵着抒情主体不遇之感与家国之思;其次是《登楼赋》文本的影响,唐代诗人...
关键词:登楼赋 唐诗 影响 望乡情结 诗赋文本 
王粲《登楼赋》在朝鲜的传承与变异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21年第1期217-230,共14页娄玉敏 
王粲的《登楼赋》是魏晋时期抒情小赋的名篇,其跟随《文选》流传域外,在朝鲜受到广泛欢迎,朝鲜文人竞相对其进行模仿。《登楼赋》已经成为朝鲜文学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对朝鲜文人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但朝鲜文人由于期待视野和审美心...
关键词:《登楼赋》 朝鲜 传承 变异 
从“国家”到“天下”——王粲诗文时空意象探微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23-27,36,共6页赵豫陇 
王粲诗文对时空意象的大量使用在魏晋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细读王粲一生的创作可以发现其诗文意象伴随着人生经历和政治地位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王粲笔下的时空意象意蕴深刻,映衬着政治意图。
关键词:王粲 时空意象 天下观 政治观 国家观 《登楼赋》 
朝鲜李朝对《登楼赋》的接受与辞赋创作
《国际汉学》2019年第2期176-182,207,共8页刘思文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域学派视野下方成珪考据学研究”(项目号:18CZS004)的资助
王粲《登楼赋》东传朝鲜半岛后,在朝鲜李朝时期尤受重视,被文人当作学习范本而传诵,并化用于作品中,涌现出多篇拟作。"王粲""仲宣""王粲赋""仲宣楼""登楼赋"等成为李朝文人作品中的常见意象,在李朝统一的特定历史时期,上升为一种抒发情...
关键词:朝鲜李朝 《登楼赋》 经典接受 文献 
行人用赋与外交唱和:《登楼赋》在朝鲜朝的拟效与流衍被引量:1
《外国文学评论》2018年第4期87-99,共13页安生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249)的阶段性成果
在酬酢唱和的互动性外交活动中,倪谦《雪霁登楼赋》不仅让朝鲜朝文臣群体产生"影响的焦虑",同时也对朝鲜朝创制"以赋体步韵"的外交应对策略具有垂范意义,并泽被后世近三百年的赓续创作。夷考这一外交文化事件,其传统乃远绍春秋"行人用赋...
关键词:土木之变 倪谦 行人 登楼赋 朝鲜朝 
论王粲《登楼赋》音韵与文情的关系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1期75-78,共4页董宏钰 刘贞玉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扶持共建项目"<昭明文选>训释研究"(15zwe04);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古代诗文英译问题研究"(12Sh1201501);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昭明文选>训释研究"(2014wzd06)
韵文作者对声韵的选用有其特殊性,它与作者的出身、文学素养、创作思绪及创作环境有很大联系。而声韵的运用直接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对其文学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以王粲《登楼赋》为例,从声调、押韵、洪细音等角度探讨"永明声律...
关键词:王粲《登楼赋》 音韵 文情 
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小学语文》2018年第7期141-142,共2页林莹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代文人多于春秋佳日、薄暮时分登高望远,兴之所至,往往吟哦挥洒,直抒胸怀。具体来说,登高可以是登楼、登亭、登台或登山。东汉王粲写过一篇《登楼赋》,到了...
关键词:《登鹳雀楼》 王之涣 赏析 《登楼赋》 古代文人 元代杂剧 郑光祖 登高 
论《登楼赋》的悲剧意蕴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年第12期13-14,共2页李文青 张喜贵 
国家社科基金编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W023
王粲的代表著作《登楼赋》的悲剧意蕴是学界不可忽略的研究内容。王粲登楼作赋之时,正是他适不逢时、遭遇悲剧之际——心存怀归爱国之念,却"河清"无期;心系天下,却壮志难酬;心有希求,但依旧担忧彷徨。这种悲苦之感与矛盾心理交织而成的...
关键词:王粲 《登楼赋》 悲剧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