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健康快车》

作品数:15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陆江缪宏才唐黎刘可沈倩倩更多>>
相关机构:世界医药卫生理事会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出版社更多>>
相关期刊:《编辑之友》《新闻出版交流》《科技与出版》《石油政工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谈“吃七八分饱”和“已饥方食”的由来与比较被引量:1
《医药与保健》2013年第5期64-64,共1页陆江 
“吃七八饱”是我国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在2002年8月出版的《登上健康快车》一书中倡导的,书中说:“当你离开饭桌时还有点俄,还想吃,这就是七八分饱。”并说:“就是这个办法,古今中外公认能使人长寿,”洪教授还在...
关键词:七八分饱 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登上健康快车》 中央电视台 洪昭光 卫生部 主持人 
谈“吃七八分饱”和“已饥方食”的由来与比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年第4期84-84,共1页陆江 
“吃七八饱”是我国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在2002年8月出版的《登上健康快车》一书中倡导的,书中说:“当你离开饭桌时还有点俄,还想吃,这就是七八分饱。”并说:“就是这个办法,古今中外公认能使人长寿,”洪教授还在...
关键词:七八分饱 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登上健康快车》 洪昭光 卫生部 
大文化背景下健康养生类图书出版的突围之战
《编辑之友》2011年第8期13-15,共3页沈倩倩 
2002年,洪昭光等人所著的《登上健康快车》一经面市,便创下首日销售万余册的销售纪录。2003年“非典”的流行,又大幅提升了此类图书的市场运转能力。据开卷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有2.1万余种大众健康类图书,2010年仅上...
关键词:《登上健康快车》 图书出版 文化背景 图书零售市场 突围 养生 2009年 2010年 
健康类图书的现状与未来
《出版参考》2010年第7期27-27,共1页缪立平 
2002年8月,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与《京晚报》联手推出了《登上健康快车》,创出首印5万册5天内售罄的销售奇迹。自此健康类图书像一匹黑马,在平淡的图书市场刮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掀起了健康类图书热卖的高潮。近几年来,大众健康类...
关键词:《登上健康快车》 图书市场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现状 市场容量 大众健康 号召力 晚报 
大众健康类图书的新趋势
《科技与出版》2010年第5期32-33,共2页李彦芳 
受2003年非典的启示和《登上健康快车》的引领,大小书店都不惜在黄金位置陈列大众健康类图书,大众健康类图书经过持续多年的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
关键词:大众健康 图书 《登上健康快车》 陈列 书店 
缪宏才:常销书的道路更宽广被引量:1
《出版广角》2009年第7期16-16,共1页缪宏才 
一、冷门和热门。冷门就是大家不愿意去碰的,热门的好像《谁动了我的奶酪》等,大家愿意跟进的。因为任何一本畅销书都不可能把市场做完,如洪绍光的《登上健康快车》,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职业来细分市场填补市场空白。这些跟...
关键词:《谁动了我的奶酪》 《登上健康快车》 大学出版社 细分市场 道路 木材加工 专业教材 冷门 
《登上健康快车》教学设计
《科学课(小学版)》2008年第12期40-41,共2页易传发 
教学目标 1.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2.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开展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关键词:《登上健康快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保健养生类图书缘何热销被引量:5
《出版参考》2008年第11期27-27,共1页郑霄阳 
近五六年来,从洪昭光教授《登上健康快车》的热销开始,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保健类图书热销,如《细节决定健康》、《求医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等一批非虚构类畅销书。尤其是2006年《人体使用手册》在全...
关键词:图书市场 保健养生 热销 《登上健康快车》 黄帝内经 使用手册 中医养生 畅销书 
胡大一:贴近百姓健康的名医被引量:1
《糖尿病新世界》2008年第9期10-11,共2页罗春燕 
首日销售量过万册的保健读物《登上健康快车》。曾经以68种“手抄本”风靡全国。作为这本书的作者之一,在北京首讲“高血压防治”、首推“有氧代谢运动”的胡大一教授,因逾万人听众潮水般涌来听课,破例被邀请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广播室...
关键词:《登上健康快车》 胡大一 名医 有氧代谢运动 高血压防治 销售量 手抄本 北京 
会员特卖场
《糖尿病之友》2006年第3期72-72,共1页
《登上健康快车》;《糖尿病的生活指导》;《谁是糖尿病患者的保护神》;《糖尿病营养课堂——明明白白降血糖》。
关键词:《登上健康快车》 糖尿病患者 会员 生活指导 降血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