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易传》

作品数:46被引量:8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冷成金陈仁仁吴增辉谢建忠程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遗产》《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哲学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瞻仰东坡书院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4年第5期44-44,共1页何卫东 
前不久,我和家人到海南旅游,专程来到欲访久矣的儋州东坡书院,这里吸引着无数景仰者。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不仅完成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论语说》等著作,撰写文章160余篇,创作诗歌170余首,还为大批学子传道授业解惑。东坡讲学之...
关键词:传道授业解惑 《东坡易传》 苏东坡 《论语说》 海南旅游 儋州 
从“幽人”内涵变迁看苏轼黄州时期的贬谪心态
《嘉应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郭春林 刘潇涵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古代岭南祠庙文学研究”(17AZW009);广西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本科生、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
“幽人”语汇贯穿苏诗创作全过程,而在谪宦黄州时期,“幽人”实现内涵的粉碎、颠覆与重塑。苏轼《东坡易传》丰富了“幽人”的内涵,涵盖了“幽隐”“幽囚”和“幽愤”等义项。从初至黄州的“幽囚”情感,到求道的人生尝试中“幽隐”与“...
关键词:幽人 苏轼 黄州时期 《东坡易传》 
无心与有志——《东坡易传》心性论阐微
《传统文化研究》2023年第4期57-67,共11页马天威 
《东坡易传》是北宋蜀学易学的重要文本,无心与有志的张力结构是进入其心性论哲学的关窍。所谓无心首先是对有心的否定,取消外物对心的遮蔽,使事物得以真实呈现。其次,无心体现在个人的修养之中,剥落耳目之知显露出精神知觉之神,进而实...
关键词:苏轼 《东坡易传》 无心  
苏轼海南文学研究的相关史料问题
《海南人大》2023年第11期43-49,共7页阮忠 
苏轼海南文学研究的相关史料,存在于苏轼居僧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中,不同的环境产生了不一样的诗文;海南地方志现存的苏轼资料,因取自《宋史》和苏轼《海外集》,文学史料的价值不大;苏轼《居僧录》《海外集》不断刊行,至今刊行的苏轼《海...
关键词:文学史料 《东坡易传》 《宋史》 苏轼诗文 《论语说》 史料问题 
随物赋形:三苏以水喻文与“自然”诗学观的建构被引量:2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7,共7页张文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转型与宋代家学、家风及文学研究(17BZW101)。
北宋三苏父子以水喻文,推崇“自然”诗境,形成父子相承、兄弟相应的文学观念,并且践履于他们的文学创作及批评中。三苏以水喻文的“自然”诗学观的建构,与蜀学三教合一的思想特质密切相关,《东坡易传》以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为三苏“...
关键词:三苏 以水喻文 “自然”诗学观 随物赋形 《东坡易传》 
《东坡易传》与苏轼黄州时期文学创作心态被引量:2
《语文建设》2022年第7期44-47,共4页彭亚萍 
《易》的思想极大地影响着苏轼黄州时期的文学创作。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撰成《东坡易传》,试图解决身处困境中如何安顿人生的问题。其中包含对“幽人贞吉”“通二合一”和“无心而一”的思考,以及在思考中形成的隐约而不愠的心态,至一而...
关键词:苏轼 《东坡易传》 通二合一 黄州文学 创作心态 
法言
《法律与生活》2020年第7期9-9,共1页
有法不行,与无法同。——苏轼(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等作品。
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东坡易传》 东坡七集 苏轼 文学家 
《东坡易传》与苏轼的道家政治观
《中国苏轼研究》2019年第2期25-34,共10页梁博宇 
苏轼的思想内涵极为广博,兼及儒、道、释诸家思想,而又能融会贯通,用舍自如。其中,道家思想占据了相当重要的部分。在讨论苏轼的思想时,学界的着眼点往往局限于苏轼的文学作品,乃至章表奏议等行政文书,而对苏轼的哲学巨著《东坡易传》...
关键词:《东坡易传》 道家思想 融会贯通 行政文书 《易》 苏轼 文学作品 
《赤壁赋》思想考辨新得——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解读的科学方法被引量:11
《文学评论》2019年第4期33-43,共11页刘驰 
《赤壁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核心思想与《东坡易传》相通,并受到了诸多儒家经典的深刻影响。文中“通二为一”的命题是苏轼哲学体系中的统摄性思想,体现了苏轼对道体有常的体悟;“逝者如斯”命题背后隐藏着宋代儒学之...
关键词:苏轼 《赤壁赋》 《东坡易传》 通二为一 文本解读 
前后《赤壁赋》优劣之争与苏轼思想的再认识被引量: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81-88,共8页徐晓峰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黄州期间是苏轼文学创作和思想转变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明代以来围绕《赤壁》二赋之优劣展开了广泛探讨,梳理之后可以发现,抛开技巧、结构的具体对比,明清针对《赤壁》二赋的争论焦点,实际正指向于文章的思想层面。因此,二赋的优劣对比...
关键词:苏轼 《赤壁赋》 《东坡易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