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收割人》

作品数:12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倩李勤李莉张唯嘉王耀松更多>>
相关机构:保定师范专科学校佛山大学南开大学江苏省清江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名作欣赏(上旬)》《语文天地》《语文学习》《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灵魂的感知与灵魂的安顿——《篱笆那边》、《孤独的收割人》主旨之比较谈
《留学生》2016年第2X期129-129,共1页贺海龙 
人究竟有没有灵魂?只因她太抽象、太神秘,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似乎都无法清晰地给予表述。于是,自第一个哲学家提出这一问题且加以讨论以降,尽管其后有层出不穷的先贤后愚们皆做出过不懈的探索,但至今尚未发明出一种令人心悦诚服的答案。...
关键词:篱笆那边 人类灵魂 狄金森 华兹华斯 桂冠诗人 风景画家 湖畔派 令人 活着 你那 
中英文同题诗比较赏析
《语文天地》2009年第3期25-26,共2页王耀松 
笔者在教学19世纪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作品《孤独的收割人》时,也参考了其他的译本,并且把它介绍给学生。如课文第二段就有几种译法,现择其二:
关键词:比较赏析 诗人 《孤独的收割人》 文同 华兹华斯 19世纪 湖畔派 教学 
《孤独的收割人》关于命运的主题
《文学教育》2008年第2期107-107,共1页周育英 
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有一个场景定格在我的头脑中:茫茫的高原,宽阔的田野上,金黄的麦子在秋风的吹拂中掀起滚滚麦浪。一个年轻壮实的姑娘,束着淡蓝碎白花的头巾在麦浪间劳作。时而弯腰收割,时而抬头擦汗。看到...
关键词:《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 麦子 诗人 
“山冈”还是“山岗”
《语文学习》2006年第5期39-39,共1页冯利军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您在父辈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骄傲,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个山岗。”同在这册书里,《孤独的收割人》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凝神屏息地听着,听着,直到我登上高高的...
关键词:《我有一个梦想》 《孤独的收割人》 语文 第一册 人教版 高中 “山冈” “山岗” 
华兹华斯和他的《孤独的收割人》赏析被引量:5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31-33,共3页李勤 张倩 
本文主要通过对世界名作《孤独的收割人》的深入剖析,来了解作者华兹华斯的人生之路,把握其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写作手法,对作者和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华兹华斯 世界名作 诗歌风格 《孤独的收割人》 英国 浪漫主义文学 
“正衬”还是“反衬”?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7-7,共1页姬丽娟 穆西成 
关键词:华兹华斯 《孤独的收割人》 乡村生活 题材 人教版 高中 语文 第三册 正衬 反衬 
诗人·诗·人和意·象·意象——解读《外国诗四首》抒情手法的差异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4年第2期34-40,共7页魏家骏 
关键词:《外国诗四首》 抒情手法 意象 诗人 思想感情 意境 《篱笆那边》 《我愿意是急流》 《孤独的收割人》 《致大海》 
自然之子的颂歌——解读《孤独的收割人》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3年第8期42-44,共3页张唯嘉 
关键词:《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 自然 人生理想 意象 浪漫主义 
正衬?反衬?——浅谈《孤独的收割人》中的衬托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3年第5期62-62,共1页吴文辉 
关键词:《孤独的收割人》 高中 语文教材 第三册 反衬手法 修辞格 衬托 
“反衬”还是“正衬”——《孤独的收割人》教后献疑
《语文知识》2003年第3期30-31,共2页赵继发 
《孤独的收割人》(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一诗中有这样两句诗: “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杜鹃声唤醒了春光”。《教师参考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反衬” “正衬” 《孤独的收割人》 高中 语文 修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