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

作品数:46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慧萍胡明华李木兰孙晓娅成雅彬更多>>
相关机构:东莞市黄江中学曲阜师范大学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诗选刊》《山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致大海》中“拿破仑”形象探析
《语文学习》2024年第10期32-33,共2页童志国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诵读,初步感知了普希金《致大海》中的内容和慷慨激昂的情感。如何理解诗中的“拿破仑”形象?生:我有点不理解普希金对拿破仑的态度。师:说说你的疑惑。生:第9节中有“光荣”“伟大”等字眼,同时还有“寒冷”“沉没...
关键词:初步感知 普希金 拿破仑 形象 
《致大海》课堂教学实录课例
《当代教育》2024年第2期46-50,共5页毛诗琪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立项课题“语感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3CJC049)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课例中,师生一起反复朗读诗歌,分析典型意象来探究大海自由特征的表现,体会诗人普希金对自由的热爱和追求,进一步感受诗人失去自由的苦闷悲伤和对大海的羡慕;品析关键词句,分析诗人和大海关系的变化,深刻认识诗人勇敢反抗,坚定追求的...
关键词:自由 大海 诗人 普希金 
《致大海》的语言特色分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4年第1期22-23,共2页赵庆梅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致大海》是他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诗歌以大海为核心意象,通过讴歌大海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之情。这首诗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气势磅...
关键词:浪漫主义诗人 语言特色 波涛汹涌 向往之情 核心意象 情感真挚 普希金 气势磅礴 
谈谈《致大海》美在何处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23年第6期22-24,共3页李元香 
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诗人,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的始祖”。《致大海》是普希金创作的一首抒情长诗。在这首诗歌中,普希金抒发了对大海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下面,笔者就简要分析一下《致大海》的艺术特色。一、...
关键词:俄国文学 中心意象 普希金 抒情长诗 简要分析 不同的角度 热爱之情 《致大海》 
指向文化理解的外国诗歌教学探索
《语文教学通讯》2023年第9期16-18,共3页陈琳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学科思政视域下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编号:FJJKZX22-077)阶段性研究成果。
阅读视野的不足,外国诗歌流派演变的相关知识的欠缺,对相关国家的发展阶段和诗人的抱负与追求的不了解,诗歌的抗译性等因素,导致外国诗歌的文本解读产生有限性,难以实现文化理解的育人要求。外国诗歌教学要了解相关时代背景、诗歌流派...
关键词:外国诗歌教学 文化理解 《致大海》 普希金 
指向文化和审美的外国诗歌教学——部级精品课《致大海》品赏
《语文教学通讯》2023年第9期54-58,共5页黄娟华 
学习外国诗歌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和审美提升的过程。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第13课普希金的诗歌《致大海》为例,可尝试以背景还原、文学比较等方法,从外国诗歌的表层语言文字、体式特征深入诗歌背后承载的外国文化、...
关键词:外国诗歌 意象 体式 文化解读 审美感悟 
《致大海》的结构分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3年第1期20-20,共1页李巧霞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反抗暴政和独裁,追求光明和自由的强烈愿望。在诗歌中,诗人将大海人格化,同大海展开对话,向大海诉说自己的心事,并与它深情告别。全诗共15个小节,按照“海之恋”“海之思”“海之念”逐...
关键词:人格化 不同的角度 普希金 热爱之情 心路历程 结构完整 追求自由 
统编版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策略探究——以《致大海》为例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21期54-60,共7页陈永娥 
2021年贵州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学生师范素养提升的《中学语文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改研究”(黔教函[2021]113号);2022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时代高中语文教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2022A01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对以往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了高度的整合,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新课标 外国诗歌 三维目标 
拿破仑意象:普希金的视角、立场与心理——《致大海》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5期49-52,共4页王波 陈鲁峰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中语文经典文本‘守正出新’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编号:370302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拿破仑”是普希金政治抒情诗《致大海》中与大海、拜伦并列的“三位一体”核心意象之一,从作者普希金的视角转换、立场转换与心理转换去解读、审视拿破仑这一意象,或许是当前《致大海》教学中最应该成为“某些角度的观照”的内容。
关键词:拿破仑 视角转换 立场转换 心理转换 《致大海》 
普希金《致大海》的象征性解读——兼谈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12期41-42,共2页干琳琳 
大海的奔放与自由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让他们留下一篇又一篇对大海的赞歌。普希金《致大海》赋予大海自由的象征,通过一个个海之意象的歌唱表达出对自由的热爱,最终坚定地踏上传播自由的征程。《致大海》中,大海成为自由的象征,也...
关键词:《致大海》 普希金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