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手法

作品数:138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峤周春英黄依林曾方荣高雨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汉大学宁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时代与个人的沉淀——周邦彦《西河》的抒情手法与特色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1期75-77,共3页唐孟格 
《西河·金陵怀古》是周邦彦所作的一首怀古词,受词人心境以及文化思潮流变等因素的影响,词人以点染之法抒发怀古忧时之情;以白描之笔营造疏朗沉郁之境;以檃栝之体传达悲壮情怀。其中,点染技法表现为:开篇即点,层层渲染;呼应融合点染。...
关键词:《西河·金陵怀古》 周邦彦 抒情手法 艺术特色 
从课文中学抒情手法
《初中生之友》2024年第18期14-19,共6页李庆陆 
知识场1.什么是抒情手法?抒情手法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抒情诗、抒情散文的主要表述方法。在叙事性的作品中,它常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运用。2.托情手法有什么作用?记叙文中,抒情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
关键词:记叙文 抒情散文 叙事性 诗意化 表述方法 抒情手法 个性化 中学 
一枝一叶总关情——《项脊轩志》中的抒情手法浅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23年第10期30-31,共2页孙淑安 
归有光是明朝的散文名家,擅长通过记叙平常的事件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代表作。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围绕居室“项脊轩”记叙了与此轩相关的人与事,反映了家族的人事变迁,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思念之情。接下来...
关键词:《项脊轩志》 情语 《人间词话》 一枝一叶总关情 景语 真情实感 归有光 抒情手法 
鉴赏诗词表达技巧:抒情手法、描写手法
《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23年第3期11-14,24,25,共6页邵捷 
备考指导抒情手法、描写手法是高考的重要考点。鉴赏古代诗词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类试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有:判断、分析诗词所用手法,评价其表达效果,比较不同诗词所用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异同等。抒情,即表达爱憎、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可...
关键词:描写手法 直接抒情 古代诗词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直抒胸臆 
深情的凝望者——读义海《被翻译了的意象》
《中外诗歌研究》2022年第4期46-48,共3页姜绪妍 
遇见一本好的诗集,如同走进一片最色奇异的森林中,在篇篇精彩的文字中拥有清晰而浓重的感官体验。《被翻译了的意象》作为义海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个人中文诗集,以新颖多变的写作风格和鲜明热烈的抒情手法将读者带入诗情世界当中。
关键词:抒情手法 感官体验 翻译 义海 意象 写作风格 诗集 
影视叙事学视域下空镜头分析
《环球首映》2022年第11期1-3,共3页李志超 
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娱乐方式也更为多样化,影视行业相应蓬勃发展。作为时空高度自由的直观视听形象系统,影视作品的叙事策略与抒情手法也日趋复杂化。如何运用影视叙事策略与抒情手法为观众提供更为良好的观影体...
关键词:空镜头 影视叙事学 叙事策略 抒情手法 
一样的情深义重 一样的撼人心魄——对《陈情表》与《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比较
《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12期80-82,共3页叶怀瑜 
李密的《陈情表》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虽然一为散文翘楚,一为诗歌佳作,但无疑都是抒情名篇,前者围绕"孝"字展开,步步深入,独运匠心,以情动人,后者着眼于叙事抒情,即景叙事,叙中蕴情,表达出对"我的保姆"的挚爱,对黑暗社会的...
关键词:比较 体例 行文 抒情手法 
陈子昂《感遇》诗的抒情手法
《初中生写作(下半月)》2022年第1期28-30,共3页梁兆韵 
陈子昂为诗,网罗六代名家,辨彰清浊,掎摭利病,一扫齐梁绮靡纤弱之诗风,首倡高雅冲淡、风骨兴寄的创作主张,在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有的立足于现实,讽喻朝政;有的借古讽今,抒发怀才不遇的哀伤;...
关键词:古代诗歌 抒情艺术 创作主张 陈子昂 鲜明有力 抒情手法 借古讽今 诗歌内容 
以淡笔写深情——《项脊轩志》抒情手法赏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3期30-31,共2页张辉 
结合《项脊轩志》这篇文章,详细阐述以淡笔写深情这种抒情形式的一般表现和内涵,并据此提出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抒情方式优化的相关策略。整篇文章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以淡笔写深情的手法在《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中的应用细...
关键词:以淡笔写深情 抒情方式 语文教学 
如何在通讯写作中运用抒情手法
《记者摇篮》2021年第8期46-47,共2页孙茜 
通讯是报刊、广播等媒体中记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新闻体裁,而抒情这种写作表现手法在通讯中如果能得到恰到好处的使用,亦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本文重点探讨如何正确使用这种艺术手法。
关键词:抒情艺术 通讯写作 艺术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