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作品数:700被引量:32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国恩陈思广江倩丁富云范水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文学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温度与亮度:巴金《寒夜》的概念隐喻内蕴探微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年第10期90-94,共5页黄思楠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CSW2023203;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CSW2024162。
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也是认知方式。巴金的小说《寒夜》隐喻丰沛,内蕴丰富。文章分类提取小说中有意施为的温度与亮度相关的始源域,进行类型分析和必要的文本统计,对巴金隐喻思维的映射过程进行初步描述,继而揭示小说中温度、亮度隐喻...
关键词:《寒夜》 温度 亮度 概念隐喻 内蕴 
论《寒夜》的战时经济叙事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64-68,共5页陈广根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BS029);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PY29)。
抗战时期,在重庆生活长达6年之久的巴金始终关注战时重庆普通民众的生活,对战时重庆普通民众生存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寒夜》具有战时经济叙事特征,经济叙事在小说文本中占据很大篇幅,承担建构文本、塑造人物、推动情节...
关键词:《寒夜》 战时 重庆 经济叙事 
悲剧命运的打开方式——《寒夜》《日出》主人公命运成因分析
《经济师》2020年第7期205-206,共2页陈艺文 王永宏 
《寒夜》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情节是围绕女主人公曾树生展开的,她的人生是这部作品的灵魂;《日出》的作者是曹禺,女主人公陈白露的一生发展脉络贯穿整个作品的始终。这两部作品虽然看似无共同之处,但是在作者笔下,她们的命运在不同的时...
关键词:《寒夜》 《日出》 曾树生 陈白露 自由 
“家”中的忏悔--以巴金《家》《寒夜》为例
《艺术时尚》2014年第10期80-80,共1页郭乐 
巴金被认为是第一位以忏悔者的形象出现在中国文坛上的作家。在他的家族小说典型代表作《家》《寒夜》这两部作品中,忏悔意识表现得尤为明显。他试图以不同时期的典型家庭为背景,通过“家”中各种典型小人物的故事来体现忏悔意识,并...
关键词:巴金  小人物 忏悔意识 
从比较文学变异学视角浅析巴金《寒夜》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被引量:4
《当代文坛》2013年第6期183-186,共4页王苗苗 曹顺庆 
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ZD016
本文试从比较文学变异学语言变异的视角出发,以巴金小说《寒夜》中英对照版本为例,探视其语言文本中的创造性叛逆,并分析译者在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用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突出表现的几个具体分析手段——译者的个性化翻译,译者的误译与漏...
关键词:《寒夜》 变异学 文学翻译 创造性叛逆 
浅析《家》和《寒夜》中人物形象的内在联系
《大观周刊》2012年第22期21-22,共2页刘艳琴 
在《家》和《寒夜》中,高觉新和汪文宣有着极为相似的懦弱、妥协性格。高觉慧是一个大胆而幼稚的叛徒式人物,然而他的思想中却积淀着传统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封建思想的阴影,因此在他离家出走之后,他的生活道路便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关键词:人生差异 “出走-回归” 
恋子耶?自恋耶?——对《寒夜》中汪母形象的文本阐释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9期42-44,共3页喻冰清 
关于《寒夜》中的汪母,学界多认为恋子情结是主导其行为的根本心理动因。通过文本现象分析可发现,影响汪母种种行为选择的根源在于她对自身脆弱自尊的爱。
关键词:巴金 《寒夜》 汪母 恋子 
谁向秋雨诉凄凉——浅论《寒夜》的苦难主题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78-79,共2页杨莹 
巴金的小说《寒夜》以战时陪都重庆为背景,为大后方人民的苦难生活提供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细节。作家在这部史诗式的作品中,以冷峻忧郁的深情笔调描写了小人物的苦难。
关键词:《寒夜》 抗战 苦难 
完整的人性——《包法利夫人》与《寒夜》的比较分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S2期52-53,共2页陈彦龙 
本文在对《包法利夫人》和《寒夜》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完整的人性出发,对女堂吉诃德们和男哈姆雷特们进行对照分析,并从两部作品的整体结构方面深入阐述二者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完整的人性 女堂吉诃德 男哈姆雷特 
视点·视野·方法——文学作品欣赏要素例谈之二被引量:3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9年第A5期54-57,共4页韩富叶 
千赏万析总关根本。我在"例谈之一"一文(《名作欣赏》上旬刊2008年第11期)中,谈了文学作品欣赏的心态、立场和视角方面的本质要素。本文中将探讨文学作品欣赏的视点、视野和方法方面的本质要素,以与大家进一步交流。
关键词:文学作品 本质要素 汪文宣 《名作欣赏》 曾树生 平凡生活 《寒夜》 美感享受 永则 审美境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