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作品数:2174被引量:179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其泰曾小霞潘定武胡继明汪春泓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中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今之变与学科内外——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的视野和方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5年第2期219-225,共7页宋声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编号:20&ZD280)的阶段性成果。
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应先明了学人研究的古今之变及其背后“儒林”与“文苑”的升降问题。当人们习惯性地说出“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之类的话语时,习焉不察的是这类言语里的“文学”并非中国固有的“文学子游子夏”中的“文献博学...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概念认识 古今之变 《汉书》 《史记》 游子 儒林 文苑 
《史记》与《汉书》中的张良形象对比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王紫琼 
《史记》与《汉书》都塑造了张良心怀复仇之志的任侠形象、运筹帷幄的谋士形象、事了拂衣去的隐士形象,但两部史书在具体书写时存在差异,《史记》多用细节描写、人物对话等手法对张良这一人物进行刻画,《汉书》在描述张良时语言更简洁...
关键词:《史记》 《汉书》 张良 人物形象 
中国的亭子与意境
《当代矿工》2024年第10期66-67,共2页叶郎 
亭子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并不是供观赏用的建筑。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吏。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汉书》记载:“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
关键词:短亭 魏晋南北朝 亭吏 《汉书》 亭子 交通要道 基层组织 
古哀牢与永昌郡
《月读》2024年第10期16-25,F0002,共11页黄剑华 
古代西南地区有很多部族,司马迁对此曾作了真实的记述,《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其西其北又以什数,有的“皆魋结,耕田,有邑聚”,还有的“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班固在《汉书》中也对此作...
关键词:西南夷列传 永昌郡 《汉书》 西南地区 司马迁 
岳麓书院,那束从历史照亮未来的光
《中国作家(文学版)》2024年第9期73-79,共7页谢宗玉 
那块黄底蓝字的匾额,静静挂在岳麓书院讲堂的檐梁上,已有百多年了。“实事求是”。隶书。笔锋凝练庄重,墨痕入木三分,能够想象得出,当初题匾者凝神静气的模样。这四个字,他不是一般的看重呢。“实事求是”,最早见于《汉书》,说河间献王...
关键词:岳麓书院 实事求是 献王刘德 《汉书》 入木三分 
诗词与天文
《初中生辅导》2024年第20期46-47,共2页
天文指的是天体在宇宙间的分布、运行等现象: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先民们很早就对头顶上的浩瀚苍穹产生了兴趣。早在殷商时代,甲骨卜辞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天文方面,其中多有对星辰以及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的记载:司马迁的《史记》...
关键词:天文现象 甲骨卜辞 华夏大地 殷商时代 天文志 《汉书》 诗性情怀 
史学批评与“望溪学问”王国的形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36-51,共16页王思豪 谢婉仪 
方苞治史心得有三:一是“融会经传”,多引五经及《左传》内容,采用“以经传证解史”“以史证解经传”,以及“经传与史互证互解”三途,阐释《史记》《汉书》,开“义法”由经至史一路,并为“义法建构”提供重要材料。二是对“义法”进行建...
关键词:方苞 融会经传 义法 《史记》 《汉书》 
债台高筑为哪般
《金融博览》2024年第9期27-28,共2页丁骋骋 
“债台高筑”这一典故大家不陌生,说的是战国时期,周赧王向富商地主借钱以充军费,最后借来的钱挥霍一空,无力归还,债主们在宫门口讨债,周赧王无处可藏,就躲到宫里一个叫簃台(或謻台)的高地,后来人们就称其为“逃债台”。这个典故出自《...
关键词:周赧王 战国时期 《汉书》 典故 
胡杨的美学特征及其利用
《新疆林业》2024年第2期27-29,共3页穆丹 
胡杨,别称胡桐、异叶胡杨、异叶杨、水桐、三叶树,属杨柳科杨属,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等优良的生态适应性。胡杨在我国《汉书》记载中称“胡桐”或“梧桐”,《新疆图志》中描述为“四面多梧桐,大皆合抱”,《新疆游记》有“庄...
关键词:胡桐 乡土树种 《新疆图志》 梧桐 《汉书》 美学特征 胡杨 生态适应性 
从能吏书写以考察《汉书》之成篇与成书
《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68-80,207,共14页汪春泓 
在前汉循吏、酷吏之间尚存一类人物谓之能吏,而《汉书》关于三辅郡守代表人物之传记,可称之为能吏书写,此篇既融汇刘向、扬雄以至班固之史家叙事,又有各种观念在其中产生交集,其间史料之来源以及由观念而产生的对于传主的褒贬等,都可以...
关键词:能吏 三辅郡守 史料 生死观 刘向 刘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