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

作品数:4096被引量:1870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美林陈文新叶楚炎戚学民赵丕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茎灯草》(五下)课文欣赏与教学创意
《小学语文教学》2025年第10期22-23,共2页余映潮 
【教学警语】文学名著中,即使是片段的内容,也会有丰富的文学味。【课文美读】《儒林外史》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课文《两茎灯草》用精致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文学名著 美读 《儒林外史》 教学创意 课文欣赏 细节描写 生活状况 文学味 
马二先生何以不能中举——《儒林外史》解读之三
《名作欣赏(上旬)》2025年第3期80-81,共2页陈文新 
马二先生是个有着豪侠气质的形象。“马纯上仗义疏财”一节,写他有血性,有担当,化解了蘧駪夫的一场灾难,真不愧为儒林的君子。马二先生对举业的信仰也是以极豪爽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他听说蘧駪夫“不曾致力于举业”,当下便交浅言深、倾...
关键词:《儒林外史》 禄在其中 孔子 举业 
阅读《儒林外史》不妨从结构特点入手
《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第10期37-39,共3页花玉娟 王家伦 
以统编教材九上《范进中举》一文导入《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关注该长篇小说的结构特点。总结整本书阅读途径,即可从现有教材出发,从“这一篇”的角度设计写作活动,更可从“这一本书”的角度,即该书独特的结构设计整本书阅读教学。如此...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结构特点 《儒林外史》 《范进中举》 
从《儒林外史》看我国的科举制度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3-75,共3页王露润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经典,小说内容假托明朝,实为清朝,而且很多人物都确有其人。一般认为,该书“对科举的批判达到了时代的高度,它不是仅仅批判科举的弊病,而是根本否定这一制度”。这也就有了如何科学评价中国科举制度和...
关键词:《儒林外史》 讽刺文学 科举制度 确有其人 科学评价 
《儒林外史》中的舟船叙事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刘苏苏 
舟船叙事是古代小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叙事手段,《儒林外史》作为运河流域小说,舟船叙事是该小说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儒林外史》中的舟船叙事在建构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凸显明清时期的运河文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彰显了作者精湛...
关键词:舟船叙事 情节 人物 运河 
经典小说边上的朱昌鼎
《明清小说研究》2025年第1期257-272,共16页李小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22JJD750010);北京师范大学领军人才培育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专项课题[HNSK(ZDZX)22-07]阶段性成果。
朱昌鼎是最早提出“红学”概念的人,对这一戏谑性称呼,学界多视其为偶然事件,因此,对朱氏其人亦关注无多。然而,深入爬梳文献,会发现此人不但笃嗜《红楼梦》,且喜读说部,并与其他经典作品亦有密切关系。比如李汉秋先生曾指出,其所发现...
关键词:朱昌鼎 红学 《儒林外史》 《申报》 则仙 《野叟曝言》 
讽刺小说的“绝响”——《儒林外史》阅读指导
《初中生天地》2025年第6期22-25,共4页彭刚 
阅读导入《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儒林”一词,源于《史记·儒林列传》,即“儒者之林”。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在书名中用“外史”,便是为了有所区别。该书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奠定了中国古...
关键词:《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 吴敬梓 现实生活 儒林列传 直接评价 阅读指导 绝响 
吃食传递你对世界的看法
《党的建设》2025年第2期55-55,共1页王太生 
你喜欢什么样的吃食,或者,对吃食的态度,传递着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吃食,显示生活的质感。有人喜欢喝粥,就着一碟老咸菜,也觉得爽,这个人朴素、简单,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儒林外史》中杜慎卿吃得讲究。第二十九回说他请客,把普通菜品...
关键词:《儒林外史》 吃食 杜慎卿 传递 
古今之变与学科内外——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的视野和方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5年第2期219-225,共7页宋声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编号:20&ZD280)的阶段性成果。
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应先明了学人研究的古今之变及其背后“儒林”与“文苑”的升降问题。当人们习惯性地说出“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之类的话语时,习焉不察的是这类言语里的“文学”并非中国固有的“文学子游子夏”中的“文献博学...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概念认识 古今之变 《汉书》 《史记》 游子 儒林 文苑 
运用讽剌手法增强故事的艺术张力——《儒林外史》精细阅读
《初中生学习指导》2025年第5期9-11,共3页王宏亮 
所谓讽刺,就是巧妙地借助夸张、对比等技巧,揭露和批评某些不良现象或行为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小说《儒林外史》中,讽刺手法被作者运用得淋漓尽致,成为解构宏大叙事、增强故事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下面,让我们一同翻阅经典,细细品味那些充...
关键词:《儒林外史》 艺术张力 讽刺意味 宏大叙事 讽刺手法 引人入胜 不良现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