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释义

作品数:30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程亚恒孙剑艺姜建红温显贵郜林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阿坝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皖西学院学报》《辞书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黑龙江教育(小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帝内经》对《汉语大词典》释义、书证之订补被引量:1
《皖西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66-70,116,共6页张雪梅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8D100)。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经典著作,由《灵枢》和《素问》两个部分组成。它语料丰富,在语言学上也具有很高价值。《黄帝内经》语言材料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释义不确、书证迟后、书证缺失及不足、书证间跨度过大等问题。...
关键词:《黄帝内经》 《灵枢》 《素问》 语言材料 《汉语大词典》 释义 书证 
《诗经·小雅·节南山》新证——兼论《汉语大词典》释义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20年第1期229-243,共15页张晓英 
《节南山》是《诗经》的名篇,自汉代以来即解作政治怨刺诗。但据诗歌的名物典制研究,《节南山》当是一首丧歌,所歌逝者应当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太师尹吉甫。
关键词:《节南山》 怨刺诗 丧歌 
《汉语大词典》释义补正八则
《学语文》2020年第4期81-84,共4页孙瑞隆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集古今汉语语词之大成,然囿于编纂条件,其在收词、释义、书证、标点等方面存有微瑕。选取"天头""恶书""大门""阅+年/日""虚头""体量""货主""手指"等八个条目,补正其释义,希望能为《汉语...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释义 书证 方言 
古代汉语札记二则——兼论《汉语大词典》释义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79-82,共4页张晓英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一般项目"来知德学案"(RX17Y05)
考察中国古代的丧礼,"夷歌"的意思当指丧歌;"天子下席"当是天子崩的讳用语。
关键词:夷歌 丧歌 天子下席 天子崩 
中国古人为什么要制定家训
《决策探索》2018年第15期48-49,共2页王全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家风问题,例如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
关键词:颜氏家训 中国人 《汉语大词典》释义 古人 处世方法 《哀江南赋》 中华民族 行为规范 
“书声朗朗”还是“书声琅琅”?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7年第1期57-57,共1页
现代汉语中,倾向用“书声琅琅”。朗,是形声字,从月,良声,本指明亮,如“明朗”“晴朗”“天朗气清”“豁然开朗”等。引申指声音清晰、洪亮。如“朗读”“朗诵”“朗声”“朗笑”等。叠字连用,“朗朗”为形容词,也有相关两义:...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 形容词 形声字 清晰 声音 洪亮 连用 
敦煌碑刻文书词汇与《汉语大词典》释义缺失例举
《北方文学(中)》2016年第8期149-149,151,共2页刘瑶瑶 杨晓宇 
敦煌碑刻文书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文章以该类文书中的词语为研究对象,针对《汉语大词典》在词语释义方面的缺失予以补正。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敦煌碑记文书 词语 释义 补缺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释义指瑕——以《左传》字词为例
《陇东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1-13,共3页李华 
西北师范大学2014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左传>训诂研究>(SKGG14025);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校读"角度的<左传>训诂研究>(14YB038)部分研究成果
《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作为语言文字工作者的权威工具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左传》字词训释为例,从"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界定不一致,书证晚出,词条义项漏收以及"泛指义"代替"特指义"等方面指出两部工具书...
关键词:《字典》《词典》释义 指瑕 
《汉语大词典》释义与书证补苴——以“这”、“那”及“转眼”为例
《殷都学刊》2015年第1期109-112,共4页陈明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YY16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A740002);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SJB740016)
《汉语大词典》在处理"这"、"那"指代人、物或处所用法时,不当有二:一是释义时没能体现出"这"、"那"的复数指代功能;二是书证缺乏古今"这"、"那"表复数的用例。《大词典》关于"转眼"两个义项的释义和书证中,第一个义项即动词义的解释和...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释义 书证   转眼 
“迥眸”、“回眸”的文字学考察及《汉语大词典》释义辨误
《中国文字研究》2014年第2期165-167,共3页宋琳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词汇通史”(项目号:10AYY004);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魏晋词汇研究”(项目号:NJSY13327)中期成果
本文对"迥眸"、"回眸"做了文字学的考察,联系文献资料进行了研究,认为"回眸"、"迴眸"实本一词的不同书写符号,《汉语大词典》把"回眸"、"迴眸"区分为二词是不恰当的,将"回眸"解作"转过眼睛,回顾",把"迴眸"解作"回顾",是犯了以后起义为...
关键词:迴眸 回眸 大词典 辨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