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

作品数:1890被引量:1391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臧晓虹林映春张海蓉冯宜丽王家和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红字》主题再探析:“治疗式”罪与罚(英文)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5期60-65,共6页吴宗会 
2018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西方戏剧治疗视角下中国文化自信研究”(18YJAZH101);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上海全球城市建设中外语服务能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1100219165);2018年度同济大学优秀人文社科著作出版资助项目资助(4420219104)
《红字》中的罪之产生既有主观又有客观原因。置于历史宏大叙事角度,霍桑笔下人物的原罪与惩罚仅是人类内部的纷扰与缠斗。可悲的是,原罪的始作俑者与惩罚的施动者皆是小说视阈下历史的悲者。
关键词:原罪 治疗 道德胜利 报复 怜悯 
《红字》中的伦理困境和道德救赎被引量:1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19-122,共4页彭爱民 王爱军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Ib-053)
人情冲突和伦理困境是文学作品中的显性主题。在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中,一段不伦之恋将几位主人公都置于爱恨情仇的纠葛之中,他们为走出困境,各从其志,救赎自我,终获赦罪的自由。本文从婚姻伦理、职业伦理和人际伦理...
关键词:《红字》 伦理困境 道德救赎 
不伦之恋,无间地狱——探析《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救赎之路被引量:6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219-221,共3页宫玉波 郝运慧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9JBZ022)
本文通过不伦之恋&无间地狱这一文学叙事模式来探讨《红字》中罪与救赎这一主题,特别是牧师丁梅斯代尔艰难、痛苦的救赎历程,并探析造成他在救赎路上的延宕之因,即清教思想的体制化和牧师自身的智性化倾向。同时探讨霍桑在清教主义语...
关键词:丁梅斯代尔 无间地狱 救赎 
《红字》中的镜子意象及其叙事意蕴被引量:10
《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81-88,共8页毛凌滢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No.CD-JSK100194】的资助成果
镜子以及具有反射、映照功能的物体如玻璃、眼睛、水坑、小溪、天体等贯穿于霍桑的小说《红字》之中并构成了一系列的意象组合。这些看似平常的意象却常常出现在情节和人物心理发展的关键时刻,具有非常深刻的寓意。但它们在《红字》的...
关键词:《红字》 镜子意象 自我认知 他者 叙事意蕴 
孤独的四重奏——《红字》中的异化人际关系解读被引量:1
《理论月刊》2011年第3期127-129,共3页彭爱民 周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2010-Ib-053)研究成果
异化和孤独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美国浪漫派作家霍桑超越时代,从19世纪就开...
关键词:红字 孤独人物 异化人际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