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作品数:952被引量:36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胥洪泉李正亚于红杨大亮武敏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建设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析字析词品诗意——再读《静夜思》
《语文建设》2024年第12期60-62,共3页邹威 毕家国 
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静夜思》脍炙人口,短短四句二十个字,道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一般把这首诗解读成晚秋时节,诗人在旅舍中望月思乡。由于“床”在古代既指坐具,也指卧具,所以就有必要探究诗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望月。另外,诗...
关键词:《静夜思》 床前 地上霜 思乡 
声意相谐的五绝妙境——《静夜思》的视听美学赏析被引量:2
《语文建设》2023年第8期53-57,共5页于琮 
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研究项目“中华诗礼文化十五讲”(项目编号:2022-SKZZ-04);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教学专项课题“以音乐剧为载体的黄河流域二安文化育人价值与开发研究”(课题编号:2022HHZX112)研究成果。
李白的《静夜思》诗意与声情相谐相生,诗人将诗歌创作兴发感动之时的所见与情思涌动之时的所吟完美融合。《静夜思》兼顾性情主旨与声韵情感两个方面,臻至五绝妙境。本文结合历代品评,聚焦诗歌视听美学,分析其意象之美、音声之美和内蕴...
关键词:诗意 声情 视听 美学 《静夜思》 
浅谈阅读方法、阅读技能与阅读策略的区别--以《静夜思》的教学为例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21年第16期23-26,共4页王龙祥 代顺丽 
福建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基于交际的写作表达课程)研究成果之一。
阅读方法、阅读技能与阅读策略的意义重叠之处在于三者都是试图解决“如何阅读”的,但三者的内涵却存在根本性差异。从理论背景来看,阅读方法是基于学科理论的阅读方式,阅读技能则是基于经验背景的阅读方式,阅读策略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理...
关键词:理论背景 阅读方法 阅读技能 阅读策略 
梳理情思线,落实语用点——《端午粽》教学解读
《语文建设》2020年第2期33-35,共3页王文国 
《端午粽》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统编教材在编排上采用双线结构,从人文主线看,本文与同单元的《静夜思》《夜色》《彩虹》共同的主题是“家人”,以吃粽子为主线把传统文化与爱国情怀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 教学解读 统编教材 《静夜思》 爱国情怀 端午 吃粽子 双线结构 
心理描写的最高境界——李白《静夜思》《玉阶怨》比读被引量:2
《语文建设》2018年第1Z期43-45,共3页曾晓渊 
一、“同中写异”的心理描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李白的这两首诗都写“月夜”及其“寒冷”,相似的题材本来很难写出人物...
关键词:《玉阶怨》 《静夜思》 心理描写 李白 床前明月光 心理差异 人物心理 “志” 
以《静夜思》为例分析英汉词义对等论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6年第11X期85-86,共2页宋洪玲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集信息、美感和表情等功能于一身。本文将通过分析《静夜思》译本中的英汉词义对等论,探析不同译者对原诗的不同解读,研究其翻译风格,以期为业界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静夜思》 英汉词义 对等论 
有趣的唐诗《回乡偶书》(外一篇)被引量:2
《语文建设》2010年第6期45-46,共2页丁启阵 
在留存至今的数万首唐诗中,论知名度和通俗易懂度,贺知章的这首七言绝句无疑都是名列前茅的。比较而言,跟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李绅的《古风二首》之一(锄禾日当午,一作《悯农》)等作品...
关键词:《回乡偶书》 唐诗 《绝句四首》 《静夜思》 七言绝句 《悯农》 知名度 贺知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