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丙氨酸

作品数:33被引量:7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焦庆才胡久荣滕晶晶吴同俊王岩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安徽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大学上饶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化工》《无机化学学报》《海峡药学》《广东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DL-丙氨酸对SD大鼠的致畸性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年第4期1538-1542,共5页王岩 吴同俊 滕晶晶 杨同金 夏新 
目的研究DL-丙氨酸对SD大鼠的致畸毒性。方法实验设阴性对照组(纯水)、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15 mg/kg)和DL-丙氨酸3个剂量组(10000、5000和2500 mg/kg),各组孕鼠于受孕的第6~15 d给予受试物,实验期间称孕鼠体质量。第20 d处死,剖腹取出子...
关键词:DL-丙氨酸 SD大鼠 致畸毒性 
消旋酶法DL-丙氨酸的遗传毒性研究被引量:1
《安徽医学》2018年第6期639-642,共4页王岩 吴同俊 滕晶晶 杨同金 冯学庆 夏新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学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JK007)
目的评价消旋酶法DL-丙氨酸的遗传毒性。方法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设阴性对照组(纯水)、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 mg/kg)和消旋酶法DL-丙氨酸3个剂量组(10 000、5 000和2 500 mg/kg),观察各组小鼠胸骨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率;小鼠精原细胞染...
关键词:消旋酶法DL-丙氨酸 微核实验 染色体畸变实验 细菌回复突变实验 遗传毒性 
DL-丙氨酸的急性经口毒性和28天经口毒性研究被引量:3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年第7期1682-1688,共7页吴同俊 滕晶晶 王岩 杨同金 叶林 鲍军辉 
目的通过DL-丙氨酸的急性经口毒性和28 d经口毒性试验研究,初步判断DL-丙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方法分别按照国标的GB 15193.3-2014和GB 15193.22-2014方法来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28 d经口毒性试验,然后将大鼠的各项数据进行...
关键词:DL-丙氨酸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28 d经口毒性试验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DL-丙氨酸等六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订工作启动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8年第2期48-48,共1页本刊北京讯 
本刊北京讯:2018年1月31日,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在北京共同组织召开了2017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订项目启动会。本次会议启动的项目包括食品添加剂DL-丙氨酸、L-苏氨酸、β-环状糊精、叶绿素铜、聚偏磷...
关键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研究院 秘书长 食品添加剂 食品发酵 DL 
基于消除谷氨酸棒杆菌三磷酸腺苷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的反馈抑制策略用于L-组氨酸的生产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5年第8期933-933,共1页Kulis-Horn RK 吴霖萍 
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生物合成L-组氨酸主要受三磷酸腺苷(ATP)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isG的L-组氨酸反馈抑制调节,消除这种反馈抑制对于该组氨酸产生菌的生长是首要的一步。为此,本研究组合应用随机突变和酶的理性...
关键词:L-组氨酸 三磷酸腺苷 谷氨酸棒杆菌 糖基转移酶 反馈抑制 抑制策略 生产 DL-丙氨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柱前衍生化法分离DL-丙氨酸对映体被引量:2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5年第6期875-876,共2页郭佳莉 潘仲巍 李文杰 
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204146)
大多数氨基酸存在D型和L型两种对映体,两者的生理作用不同,只有L型对映体能被人体直接利用,D型对映体必须在体内被转化为L型才能被吸收利用,而人工合成或水解提取的氨基酸常为外消旋体。因此,把两者分开才更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对映体 DL-丙氨酸 衍生化法 手性柱 分离 生理作用 直接利用 
溶液燃烧法合成(Co_(0.5)Cu_(0.5)(MnFe)O_4纳米晶陶瓷色料被引量:8
《硅酸盐学报》2015年第4期411-417,共7页郭名勇 王燕民 潘志东 刘树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2B091000026)
以硝酸钴、硝酸铜、硝酸锰和硝酸铁为氧化剂及DL-丙氨酸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Co_(0.5)Cu_(0.5))(MnFe)O_4纳米晶黑色陶瓷色料。采用同步热分析仪对反应前驱体进行热性能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等手段...
关键词:溶液燃烧法 DL-丙氨酸 陶瓷色料 氯化钾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DL-丙氨酸中丙酸的含量
《海峡药学》2013年第7期99-100,共2页陈少美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L-丙氨酸中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依利特C18柱,流动相为0.01mol.L-1磷酸二氢钾-甲醇(84∶16),流速为1.0mL.min-1;柱温温度为30℃检测。最低检测限为10μg.mL-1,理论塔板数为6703;结果在5~40μg.mL-1范围内呈良...
关键词:丙酸 DL-丙氨酸 含量 高效液相法 
N-(2-羟苄基)-DL-丙氨酸铕(Ⅲ)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化学世界》2013年第6期359-362,共4页胡久荣 张婉佳 叶红德 胡娇 王勇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601020);江西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GJJ10732);江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GJJ10608;GJJ09376);教育部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项目(TS11524)
以发光的三价铕离子为中心体,N-(2-羟苄基)-DL-丙氨酸(H2sala)和1,10-邻菲咯啉(phen)为配体,在混合溶剂中合成了二元铕配合物[Eu(sala)(H2O)4].Cl和三元铕配合物[Eu(sala)(phen)2].Cl。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手...
关键词:N-(2-羟苄基)-DL-丙氨酸 1 10-邻菲咯啉 铕配合物 荧光性质 
DL-丙氨酸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1年第7期25-28,共4页蒋光玉 
简要介绍了DL-丙氨酸用途。详细阐述了化学合成法、发酵法、丙氨酸消旋酶法等几种不同的DL-丙氨酸生产工艺,并分析了各工艺的优缺点。指出了丙氨酸消旋酶法生产工艺是DL-丙氨酸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DL-丙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消旋酶 生产工艺 用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